欢迎访问深圳建科汇 今天是
站内搜索: |联系我们

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

“上海之鱼”公园木构移动驿站项目

完成单位/人员:李振宇

近日,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市建科委委员李振宇主持设计和规划的第一批14座木构移动驿站,在上海市奉贤区“上海之鱼”公园范围内建成。“上海之鱼”是上海南部奉贤区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开放公园,公园的东侧和南侧分别为金汇港和浦南运河,形成了奉贤“十字水街”节点。李振宇及其团队经过研究和对比,分析了巴黎拉维莱特公园、纽约高线公园、上海黄浦江滨江绿地驿站等公共空间案例,提出了选址布局的构思,采取以湖心为圆心、呈几何放射状的“日晷”式布局。移动驿站采取木构方式,分成三类。A类驿站8个,提供基本服务;B类驿站7个,充当景观小品;C类15个,待AB类建成后再行调整研究。


(一)A型驿站:九宫格和鲁班锁


主要木构材料为经处理的加拿大松层压板,清水水性油漆,呈现浅木色,部分有彩色维护构建。驿站特点如下:平面和立面都采取九宫格,以3米为模数,形成长、宽、高各9米的空间;内圈采取钢柱钢梁包木,外圈采取木柱木梁;继承传统的鲁班锁形式,在外观上形成模块凹凸、体量穿插;每个驿站表皮构造有所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立面形式;在九宫格框架内,楼梯全部作为室外部分来考虑,楼梯和屋顶平台全部对外开放,形成共享观景台功能。


(二)B型驿站:装置性和参数化


主要木构材料为经处理的加拿大松层压板,清水水性油漆,呈现浅木色。驿站特点如下:建筑形式有景观建筑特点,有装置感;反映时代特点,发挥参数化加工木构材料优势。B型驿站设计共7个,现建成6个,其特点如下:


1.飞鱼椽和观鱼阶


这是一对从篆书“鱼”字入手,成为公园中心水堤樱花大道的一头一尾两个装置建筑。飞鱼椽是一个双曲面构建形成的拱廊,图案为鱼纹;观鱼阶为变形的休息长椅,每个单元的构件都有微差和变化。


2.梨花亭(第二版)

五边形可开闭木构亭,通过电动机控制开合,复合薄膜顶面,并有风速计联动控制开启工况。


3.戏鱼廊

与梨花亭相对,形成半围合;建筑呈鱼脊形,可作为展示廊使用,也适合小朋友游戏。屋架采用奇数偶数跨两种规格跳跃使用,屋面采用木质鱼鳞瓦。


4.三友斋

取岁寒三友之意,形成三角形的一层木构小庭院。三个边的空间分别为直播室、更衣室、书吧、卫生间等。入口处建筑结构为V字形木结构,内部三角庭院有半隔断。


5.伴月轩

取李白“暂伴月将影”诗句为名,是临湖观月之处。建筑采用非线性的拱形平面,屋脊屋檐皆不平行,形成压低屋面的效果,后考虑使用功能有所修改。


6.菊花盖

是一个台阶式景观建筑,结合一个可以转动的圆形屋顶。基于对安全的考虑,技术上还需要修改,目前尚未建成。


(三)C型驿站尚未建造,有待进一步设计完善


为了服务市民,提升景观质量,创造停留空间,在“上海之鱼”公园内用放射网格状方式植入多个木构移动驿站,这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驿站采取基本型和变化型两种模式,形成统一和个性之间的对答,呈现了景观建筑的一种趣味。在功能上,可变和共享成为驿站的主要角色;在形式上,自然亲近的木材、具有装置感的形式、参数化加工的现代气息,给我们带来了公园景观的新意。同时,施工的效率、结构的合理、材料表面的维护、不同设备的衔接,也对移动驿站提出了新的要求。

(信息来源: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市建科委委员李振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