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建科汇 今天是
站内搜索: |联系我们

工作动态

深圳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工作简讯第004期

来源:市建科委秘书处   发布时间:2021-09-15

第004期

工 作 简 讯

深圳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一、市建科委要闻



(一)市建科委专项工作会议在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应急指挥中心召开


2021年8月19日下午,市建科委专项工作会议在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应急指挥中心召开。会议由市建科委首席顾问李荣强主持,副主任委员洪海灵,执行秘书长岑岩出席会议,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科技处、房安处、物业处、建废办,市建科委秘书处,绿色建材与循环利用专业委、城市安全与防灾减灾专业委、城市基础设施与维护运行专业委、工程管理专业委、宜居社区与住房专业委,深圳市科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参会。


会议首先对绿色建材与循环利用、城市安全与防灾减灾、城市基础设施与维护运行、工程管理、宜居社区与住房等5个专业委的筹建情况及组成人员名单进行了审议。会议要求,在符合《深圳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筹建规则》的前提下,围绕本市特点、专业亟需、专家权威性、工作便利性等方面对专业委组成人员名单进行补充完善。


随后,会议对市建科委智库平台建设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李荣强首席顾问指出:第一,开发建设市建科委智库平台有助于市建科委发挥更大作用、提升影响力,有助于凝聚专家智慧力量,有助于建设科技创新与推广,因此非常有必要。第二,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低碳建筑、低碳城市等已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和方向,要以更高站位更远眼光开展市建科委工作以更高站位更远眼光,做好配套平台建设。第三,下一步市建科委应当在研究解决建设领域“卡脖子”问题、研判建设科技发展方向、谋划重点领域科技任务等方面发挥更多作用,为“十四五”我市住房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信息来源:市建科委秘书处)

(二)城市基础设施与运行维护专业委举办新城建技术交流会


2021年8月11日,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运行维护专业委在茅洲河碧道光明试点段项目现场组织举办新城建技术交流会,市建科委副主任委员洪海灵、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副馆长彭旭季出席会议,市建科委秘书处以及相关专家学者等参加会议。


会议开始前,洪海灵副主任委员率相关专家一行就茅洲河碧道光明试点段项目进行参观调研,实地考察了项目进展情况,详细了解其改造过程。如今的茅洲河碧道以生态河道建设为纽带,串联沿河两岸多点、多层次升级改造,形成了光明科学城蓝绿活力环,以“创新+制造”为重点,打造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生态节点。


在新城建技术交流会上,来自城市基础设施与运行维护行业的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着城市基础设施政策及地方标准、道路设施运营、设施养护、绿色基础设施、韧性城市、海绵城市、新城建、新基建、绿地系统、景观营造和城市建设综合治理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和宝贵建议。


洪海灵副主任委员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会议是围绕新城建、新基建“两新”,在“两碳”目标下与大湾区“双区驱动”的政策背景下进行的,是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运行维护专业委举办的第一次专家交流活动。未来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数字化标准化为手段,充分利用好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运行维护专业委这个平台,发挥各位专家的引领与支撑作用,加强政府部门与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之间的交流,统筹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坚强支撑。(信息来源:市建科委秘书处)



(三)市建科委大讲坛(第003期)“集装箱怎样改变世界——兼谈模块化建筑”顺利举行


2021年8月19日,由市建科委秘书处主办的“深圳建科委大讲坛”(第003期)顺利举行。本期活动邀请原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集团)党委委员兼总裁事务专员,原深圳南方中集集装箱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克青作题为“集装箱怎样改变世界——兼谈模块化建筑”线上讲座。程克青先生以系统工程的观点,介绍集装箱产业发展历史,分享模块化建筑产业发展经验与思考。讲座的内容分三部分:集装箱简史、中集集团与模块化建筑、模块化建筑(创新)讨论。


集装箱的发展,是从当初的突发奇想,通过系统研究和标准制定,找到了比传统更合理的替代方案;引来了资本的大量投入,从改变码头开始,带动企业改变选址,从而改变了整个经济布局,形成新的全球生活形态。中集集团在推进模块化建筑方面有很多实践经验,例如: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牵头编制模块化建筑标准;开始使用轻钢结构制作建筑模块;投资模块化房屋的专用流水生产线,以提高工厂化生产效率;发明了专用吊具,并协同全球海运班轮体系,确保能把模块化单元产品能准时运送到全球各集装箱港口;设立模块化建筑设计院,加快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的步伐等。对于模块化建筑的未来发展,程克青先生提出几点思考:一是需要从价值链系统分析开始,认清模块化建筑技术与传统建筑技术的本质区别。二是将模块化建筑体系,明确划分为现场建造与工厂预制两大部分,重新考虑把建造工程量,科学分配给这两大部分,从而设计出全成本最优的模块化建筑方案。三是借鉴装载装配平台(也叫搭载平台)的概念,使模块化建筑的组成构件,形成标准接口。四是建议要关注现场快装技术创新及应用。五是改进吊装技术与装备。六是模块化建筑产业,应形成一个生态,让各行各业一同参与。


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主任、市建科委执行秘书长岑岩在总结讲话中表示,了解集装箱如何改变世界的历史,对于新时代推进模块化建筑技术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模块化建筑技术曾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院区项目建设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优势与作用。接下来要鼓励和推广在隔离酒店、隔离医院等应急特殊项目以及中小学、公寓等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建设项目中使用模块化建筑技术。(信息来源:市建科委秘书处)

二、委员动态


(一)岳清瑞院士参与我市城市安全治理专题调研活动


2021年8月18日下午,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敏率市政府相关部门赴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城安院)围绕城市安全治理主题进行专题调研,中国工程院院士、市城安院名誉院长、深圳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建科委)副主任委员岳清瑞,市城安院运营总监、市建科委委员金典琦陪同调研。


在专题会议上,岳清瑞院士就城市安全科研体系建设工作进行汇报。他提出,由于超大型城市人口集聚、密集开发,耦合性、叠加性风险日益涌现,应急管理力量日益不足,这些均对城市安全治理提出更高要求,亟需构建科学研究、技术创新、设备研发、成果孵化全流程的科研创新体系,服务支撑城市安全重大风险防控需求。


黄敏常务副市长对岳清瑞院士及其团队长期以来为城市公共安全事业提供的服务支撑与科研创新表示肯定。他强调,市城安院要进一步坚定政治站位、坚持公益属性,勇于担当城市公共安全技术支撑与基础研究的探索者、实战者、引领者,不断筑牢立院之本,持续强化核心能力。我市城市安全治理下一步要全力做好六大方面工作:一是做好城市安全全面评估;二是做好城市安全风险预警;三是做好城市安全精准监测;四是做好城市安全事前管控;五是做好城市安全技术支撑;六是做好城市安全应急协同。(信息来源:“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二)庄惟敏院士接受国际绿色建筑联盟专访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市建科委名誉主任委员庄惟敏就“碳减排背景下的绿色建筑发展”这一主题,接受国际绿色建筑联盟的专访。庄院士指出,早期建筑中绿色应用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效用,通常是在建筑建成后,运用光伏、遮阳等后技术方式,实现建筑的“刷绿”。如今城市建设已进入存量时代,老旧建筑和住区改造需要全行业、全领域甚至跨行业、跨领域的合作,要系统考虑规划、建筑、结构、材料、景观、施工等多个行业和领域的碳排放减少问题。庄院士强调,碳达峰、碳中和不只是简单的口号和指标,而是蕴含在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全过程,全产业链各环节的共同目标。乡村振兴方兴未艾,国际绿色建筑联盟可尝试着眼于绿色新农村建设,探索适宜乡村的绿色建筑,努力消除欠发达地区对绿色技术的距离感。(信息来源:“国际绿色建筑联盟”微信公众号)


(三)陈湘生院士与前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军一行举行交流座谈会


2021年8月18日下午,前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军一行莅临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访问,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市建科委副主任委员陈湘生及团队代表开展座谈交流。会上,双方就地下空间的韧性开发创新与实践等合作方向及内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陈湘生院士对前海控股集团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希望更好的探索和总结地下空间的开发模式,为建设韧性城市地下空间做出更大贡献。(信息来源:“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四)岑岩执行秘书长一行调研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光储直柔”示范项目


2021年8月12日,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主任、市建科委执行秘书长岑岩陪同市城市建设行业联合党委第一书记、市住房研究会长胡建文赴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深汕绿色产业园调研中建科技“光储直柔”示范项目。“光储直柔”示范项目总建筑面积1645㎡,旨在充分利用建筑表面发展光伏,利用蓄电池储存光电,提高建筑电气化率,打破建筑电器向电网单向无序索取电能的现状,使建筑变为有序取电和可再生能源消纳方,实现需求侧响应,实现建筑内电器可根据电网需求柔性可控。


胡建文书记指出,建筑碳中和是国家双碳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企业要担负起碳达峰碳中和的历史使命。下一步,要继续加大研发力度,通过科技创新来推动实现建筑碳中和。(信息来源:“中建科技”微信公众号)

(五)谷明旺委员作客中央电视台《崛起中国》栏目


中央电视台《崛起中国》栏目邀请深圳市现代营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专业委委员谷明旺作为嘉宾,在“碳达峰”和“碳中和”大背景下,分享他对新型建筑工业化可持续发展的独到见解。在节目中谷明旺委员介绍道,装配式建筑通过工业化手段进行批量化建造,以机械化为主,通过工厂流水线进行生产,大大缩短了建筑的建设周期,这是以手工为主的传统建造方式所不能比拟的。谷明旺委员强调,建筑工业化的特点是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制造集约化及管理信息化,而要实现建筑工业化,首要的任务就是设计标准化。设计上的标准化可以使装配式建筑大批量的构件重复化生产,从而提高工人熟练程度,使得产品质量越来越高。同时要将制作工艺科学合理的进行简化,让普通人都能操作,从而提高其实用性。谷委员表示,装配式建筑通过工厂的集约化生产,不仅减少人工消耗,就连材料的边角料都可重复利用,这便是环保。此外,房屋的保温节能也有利于能源消耗下降的手段。据统计,建筑生产和使用期间的能源消耗占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50%以上,因此建筑实现工业化,能耗就得以大幅度降低,这也是实现我国“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信息来源:“预制建筑网”微信公众号)

三、科技成果


(一)“上海之鱼”公园木构移动驿站项目


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市建科委委员李振宇主持设计和规划的第一批14座木构移动驿站,在上海市奉贤区“上海之鱼”公园范围内建成。“上海之鱼”是上海南部奉贤区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开放公园,公园的东侧和南侧,分别为金汇港和浦南运河,形成了奉贤“十字水街”节点。



图:日晷式规划布局


李教授及其团队经过研究和对比,分析了巴黎拉维莱特公园、纽约高线公园、上海黄浦江滨江绿地驿站等公共空间案例,提出了选址布局的构思,采取以湖心为圆心,呈几何放射状的“日晷”式布局,移动驿站采取木构方式,分成三类。A类驿站8个,提供基本服务;B类驿站7个,充当景观小品。C类15个待AB 类建成后再行调整研究。


(1)A型驿站:九宫格和鲁班锁。


主要木构材料为经处理的加拿大松层压板,清水水性油漆,呈现浅木色,部分有彩色维护构建。驿站特点如下:平面和立面都采取九宫格,以3米为模数,形成长、宽、高各9米的空间;内圈采取钢柱钢梁包木,外圈采取木柱木梁;继承传统的鲁班锁形式,在外观上形成模块凹凸、体量穿插;每个驿站表皮构造有所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立面形式;在九宫格框架内,楼梯全部作为室外部分来考虑,楼梯和屋顶平台全部对外开放,形成共享观景台功能。


图:A5号移动驿站


(2)B型驿站:装置性和参数化。


主要木构材料为经处理的加拿大松层压板,清水水性油漆,呈现浅木色。驿站特点如下:建筑形式有景观建筑特点,有装置感;反应时代特点,发挥参数化加工木构材料优势。B型驿站设计共7个,现建成6个,其特点如下:


1.飞鱼椽和观鱼阶,这是一对从篆书“鱼”字入手,成为公园中心水堤樱花大道的一头一尾两个装置建筑。飞鱼椽是一个双曲面构建形成的拱廊,图案为鱼纹;观鱼阶为变形的休息长椅,每个单元的构件都有微差和变化。


2.梨花亭(第二版)


五边形可开闭木构亭,通过电动机控制开合,复合薄膜顶面,并有风速计联动控制开启工况。


图:观鱼阶


3.戏鱼廊


与梨花亭相对,形成半围合;建筑呈鱼脊形,可作为展示廊使用,也适合小朋友游戏。屋架采用奇数偶数跨两种规格跳跃使用,屋面采用木质鱼鳞瓦。


图:梨花亭与戏鱼廊


4.三友斋


取岁寒三友之意,形成三角形的一层木构小庭院。三个边的空间分别为直播室、更衣室、书吧、卫生间等。入口处建筑结构为V字形木结构,内部三角庭院有半隔断。


图:三友斋


5.伴月轩


取李白“暂伴月将影”诗句为名,是临湖观月之处。建筑采用非线性的拱形平面,屋脊屋檐皆不平行,形成压低屋面的效果,后考虑使用功能有所修改。


6.菊花盖


是一个台阶式景观建筑,结合一个可以转动的圆形屋顶。基于对安全的考虑,技术上还需要修改,目前尚未建成。


(3)C型驿站尚未建造,有待进一步设计完善。


为了服务市民,提升景观质量,创造停留空间,在“上海之鱼”公园内用放射网格状方式植入多个木构移动驿站,这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驿站采取基本型和变化型两种模式,形成统一和个性之间的对答,呈现了景观建筑的一种趣味。在功能上,可变和共享成为驿站的主要角色;在形式上,自然亲近的木材,具有装置感的形式,参数化加工的现代气息,给我们带来了公园景观的新意。同时,施工的效率,结构的合理,材料表面的维护,不同设备的衔接,也对移动驿站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来源: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市建科委委员李振宇提供)


(二) 基于三次平衡理论的建筑废弃物产生和处置平衡层级评估——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2021年8月,国际期刊《Waste Management》刊发了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教授、市建科委委员王家远作为通讯作者的文章“基于三次平衡理论的建筑废弃物产生和处置平衡层级评估——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文章构建了基于三次平衡理论的建筑废弃物产生和处置平衡层级评估模型,具体包括:基于当地现状处置能力的一次平衡模型、基于当地最大处置能力的二次平衡模型和基于跨区域处置的三次平衡模型,并提出了“输入数据→平衡分析→输出结果”的建筑废弃物产生和处置平衡层级评估框架。在此基础上,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建筑废弃物填埋场、既有建筑拆除重建项目、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等,从宏观层面收集粤港澳大湾区建筑废弃物产生和处置相关的数据,并基于专家访谈和线上调查收集可用于评估粤港澳大湾区11座城市的建筑废弃物产生和处置所处平衡层级的定性数据。


评估结果显示,广州、珠海、佛山、东莞、江门和肇庆的建筑废弃物产生和处置属于一次平衡层级,表明这些城市基于当地的建筑废弃物现状处置能力就能完全处置当地产生的建筑废弃物;澳门、惠州和中山的建筑废弃物产生和处置属于二次平衡层级,表明这些城市需要提高当前的建筑废弃物处置能力,才能在区域内实现建筑废弃物产生和处置的平衡;深圳和香港的建筑废弃物产生和处置属于三次平衡层级,表明这两座城市不能完全处置当地产生的建筑废弃物,需要将建筑废弃物跨区域运输至其他城市进行处置。


最后,文章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促进建筑废弃物跨区域管理地建议和策略,具体包括:加大建筑废弃物的重复利用和资源化处置力度、加强政府部门的引导与合作、充分考虑跨区域运输距离和受纳地的环境承载力、加大跨区域运输过程的监管力度等。(信息来源:工程管理专业委)


四、专家建言


(一)庄荣(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总景观规划师):


此前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风景园林专业基本是配角。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在新基建方面,有新的积极意义,关注绿色化的趋势,关注“天、地、水、生、人”五大要素。


第一要素“天”,风景园林最近的国际学术会议议题中一半都是和气候变化有关,以及城市的韧性、基础设施对气候变化的应对等议题。建议市建科委可以做相关课题研究,或者邀请国际上相关专家分享交流。


第二个要素“地”,深圳市承诺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减碳的其中一个手段那就是多种树,而且最好多种阔叶的常绿大乔木,这类植物吸碳减碳功能是最好的。


 第三个要素“水”,茅洲河碧道的前身是茅洲河景观带,大沙河碧道前身是大沙河生态长廊,湿地体系以及各类滨水景观,都是我们的工作对象,需要与涉水专业一起,构筑城市绿色基础设施。


第四个要素“生物的多样性”,去年的深圳湾航道疏浚环评报告事件,航道运输破坏底泥,影响食物链,对鸟类栖息会造成不利影响;再者深圳湾本身是一个河海交汇的泥质滩,加之未来的气候变化,人造沙滩项目的填沙会带来很大的浪费,同时需要考虑还给自然界其他生物一个栖息空间。


风景园林专业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大有作为,我简单提出以下三个层面的意见和建议:第一个建议,建议启动绿色基础设施的应用及研究。第二个建议,市建科委从事市政、交通、环卫等专业的专家,可以合作开展灰色市政基础设施的绿色化项目。比如宝安郁南环境园,是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用地,通过环境美化环境的同时规划不同的教育路径和导览体系,成为环境教育的场所。还比如布吉污水厂上盖公园、福田污水厂上盖公园,都是把原先的附属绿地转化成了公共绿地,形成了公共活动场所。第三个建议,就线性空间的景观营造,应加强跟市政专业尤其是道桥专业的合作。最典型的就是深圳福田区做了一个公园连廊的研究。就是莲花山到笔架山的廊桥,把一个原先的常规的功能性过街桥梁景观化了。在宝安启动了一个双层连廊项目,从欢乐港湾到宝安体育中心,将多个设施、地下空间和过街天桥联系起来,这也是深圳的未来的一种趋势。


(二)江建(深圳市特区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专业委副主任委员):


关于新城建,就是将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赋能传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其中BIM技术应用是新城建的基础之一。上海市制定了推进BIM技术应用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是推广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的具体举措。深圳也综合考虑新城建要求的BIM应用,同时需要尽快解决以下问题:第一,目前BIM的交付标准体系尚未完善,希望住建、交通等政府部门尽快牵头完成标准体系建设。第二,BIM国产应用软件较少,无法达到新城建的要求。建议出台政策支持国产软件研发。第三,解决设计、施工、交付、运维等BIM技术应用的资金问题。


(三)刘建(深圳大学建设工程生态技术研究所所长):


在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以人为本的精细化设计很重要。前一阵子河南被淹了,相比之下,广东有点做得比较好,就是在下穿路多画了涉水线。先进的东西是可以通用的,简单的划线,可以挽救很多人的生命。在基础设施设计时,应尽量减少下挖式设计。如果实在要下挖,建议提高防洪标准。此外,设计地铁和道路时,为了避免下雨被淹,建议提升进站口的高程,并设计应急自动门,遇到雨天紧急闭门。建议相关政府部门组织一些这方面的课题研究。


(四)袁兴无(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总工程师):


我们的基础设施,随着经济发展在不断的改造。景观提升和投资密切相关。英国千禧天桥,连接现代的博物馆和几百年的教堂,是时空相连,重在感官和舒适,当时天桥成本约合人民币一亿。2003年考察澳洲,看黄金海岸的基础设施非常先进,反观深圳的大梅沙、小梅沙,当时基本就没有这些设施,所以说我们的基础设施有待改进。我很提倡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实际上,我们报奖时所提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都停留在构思阶段,或者并不先进与超前,我们需要去推进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与成果转化。很多时候我们想做好,但需要在设计效果和投资经费间找到平衡点。希望我们的城市越来越好,希望我们的环境越来越好。


(五)朱宝峰(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副总工程师):


气候灾害有可能常态化,我们需要适应气候发展带来的变化,所以要考虑城市安全。第一,前两天罗湖红岭附近就被淹,我认为导致以上问题的原因,就是原有河道没有复明渠,河道没有直接与深圳河连通所致,这样的水生态很不好。第二,建议在进行城市规划时,需要有诸如“易涝地区”、“高地地区”等概念,并设置相应提醒,即政府办公场所、地铁出口、学校、医院、重要建筑等需要什么防洪标准,比如是50年一遇标准,还是100年一遇标准。第三,我市亟需建设智慧城市,提升基础设施管理运维与城市管理水平。


(六)郑志刚(深圳市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当前部分城市交通基础养护模式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被动式管理,自动化程度不高。国际上目前推行基于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智慧化管养,在城市道路、桥梁、隧道管养过程中,集成设施、人员、装备、数据、模型,实现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养护全过程、全要素、科学化、智能化的主动式预防性管理。因此,建议深圳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推行智慧养护,在设计-施工-运营各阶段建立健全基于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相关技术标准体系。


(七)张学兵(深圳市首届工程勘察设计功勋大师、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结合当前相关政策规定,有两点建议:一是与新型城市设施建设相关的招投标项目要符合“双碳”标准,要节水节地节材,要实现智慧化、资源化。第二,做项目不仅要满足特定功能,还要有绿化主题,把全部景观做出来。


(八)黄振宇(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工程设计专业总工程师):


现在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有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等概念。深圳运用智慧平台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运维管理,走在全国前列。交通运输部“十四五”规划里提出积极推动新基建,深圳在这方面要起到引领作用。


此外,城市综合治理的关键问题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品质建设。在新时代背景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城市建设正走向精细化、科学化、智慧化。城市道路除了要满足交通通行的功能,还需要“以人为本”,要求城市交通、空间、环境实现更广区域、更深层次、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老百姓的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九)贾小斌(深圳城安软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博士):


新城建重点强调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BIM、CIM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基建)对传统城市建设的赋能作用,可以用公式表示为:新城建=新基建+传统城市建设;


我认为与新城建的结合综合试点有:基于数字孪生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建、管、用、服一体化综合试点,面向工程单体的体检、诊断、修复、抢险一体化综合试点,融合智能建造和智能运维一体化综合安全试点。


(十)刘晓华(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市政道路不仅要满足交通便利的基本需求,同时需要兼顾城市美学,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设计行业也相应从原来专业型发展为多元型、综合型,从以前的市政设计发展到市政+建筑、市政+景观,设计变得更加多元化、精细化,工作量相应增加,希望相关政府部门可以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促进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