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建科汇 今天是
站内搜索: |联系我们

观点与实践

【专家寄语】庄荣 (城市基础设施专业委员会)

来源:深圳建设科技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2-05-23

庄荣

城市基础设施专业委员会

风景园林设计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总景观规划师。

此前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风景园林专业基本是配角。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在新基建方面,有新的积极意义,关注绿色化的趋势,关注“天、地、水、生、人”五大要素。 第一要素“天”,风景园林最近的国际学术会议议题中一半都是和气候变化有关,以及城市的韧性、基础设施对气候变化的应对等议题。建议市建科委可以做相关课题研究,或者邀请国际上相关专家分享交流。 第二要素“地”,深圳市承诺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减碳的其中一个手段那就是多种树,而且最好多种阔叶的常绿大乔木,这类植物吸碳减碳功能是最好的。 第三要素“水”,茅洲河碧道的前身是茅洲河景观带,大沙河碧道前身是大沙河生态长廊,湿地体系以及各类滨水景观,都是我们的工作对象,需要与涉水专业一起,构筑城市绿色基础设施。 第四要素“生物的多样性”,深圳湾的人造沙滩项目受到了各方的质疑。因为深圳湾本身是泥质滩,是一个河海交汇的地方,加上未来的气候变化,填沙会带来很大的浪费,人的活动是否会影响目标保护物种,这也是很多市民关注的。到了这个时代,我们需要考虑还自然空间给自然界其他生物。 第五要素“人”,即风景园林专业资深专家。 风景园林专业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大有作为,我简单提出以下三个层面的意见和建议:第一,建议启动绿色基础设施的应用及研究。第二,市建科委从事市政、交通、环卫等专业的专家,可以合作开展灰色市政基础设施的绿色化项目。比如宝安郁南环境园,是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用地,通过环境美化环境的同时规划不同的教育路径和导览体系,成为环境教育的场所。还比如布吉污水厂上盖公园、福田污水厂上盖公园,都是把原先的附属绿地转化成了公共绿地,形成了公共活动场所。第三,建议就线性空间的景观营造,加强跟市政专业尤其是道桥专业的合作。最典型的就是深圳福田区做了一个公园连廊的研究,由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与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合作设计从莲花山到笔架山的廊桥,把一个原先的常规的功能性过街桥梁景观化了。在宝安启动了一个双层连廊项目,从欢乐港湾到宝安体育中心,将多个设施、地下空间和过街天桥联系起来,这也是深圳的未来的一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