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寄语】包小华 (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
来源:深圳建设科技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2-05-23
包小华
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
教授;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院长助理。
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深圳城市建设发展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规划、广东省发展战略布局相结合,坚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从生产、生活、能源方式入手,把握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举措,探寻深圳城市建设各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式,提出相关建设战略与技术路径,并进行布局、推广和应用。 (1) 深圳城市建设首先探讨“地上地下一体化、互相衔接、互相协调的立体化城市”发展模式。合理规划和利用不同深度的地下空间,并对有利于节能减排层位空间和深层战略发展空间的弹性预留,实现系统、联动和前瞻性规划和开发建设。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恒温特性,开发建设地下商业、地下工业、地下物流仓储等可节省大量温度调节能耗。地下物流通过电力运货,交通的碳排放也会大为减少,环节地面交通拥堵和车祸风险。 (2) 在“双碳”战略导向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时代背景下,将适宜于地下环境的交通、商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及转运站、变电站等地下化,实现城市由二维向三维拓展,有利于实现土地的多重利用,腾出地面空间,营造绿地生态环境,加强吸收碳排放,对碳达峰、碳中和都可以发挥重大作用,做出积极贡献。 (3) 探索发展城市建设发展的关键技术与实施路径的同时,提出相应的策略方案、法律法规,以推动深圳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彰显深圳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策略,更好地协调深圳城市建设各领域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