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建科汇 今天是
站内搜索: |联系我们

观点与实践

【专家寄语】唐大为 (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

来源:深圳建设科技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2-05-23

唐大为

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深总院·院士团队·装配式建筑工程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

对建筑行业高碳领域的两点建议 建筑与碳指标这两个名词在过去很难直接产生联系,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国际呼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世界范围承诺,全国上下各行各业直面碳排放的现实已然来临。 据《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数据统计,建筑全过程碳排放占比全国近50%,其中建筑材料占比28%,建筑运营阶段占比22%。如此可见,抓住建筑行业的碳排放排行榜的“先进”,针对性的制定一系列管控措施,有效改善高碳行为,将对实现我国双碳目标起到积极的作用。以下我提两点建议: 1、关注建筑材料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数据。可以说建筑就是由各种各样的材料堆积而成。以往我们大多关注的是材料的外观、质感、性能、健康、成本等要素,而对材料的原材料属性、生产过程的工艺、能耗、碳排放、施工过程中的垃圾可回收性等方面考虑甚少。因此造成美观建筑外表下,建筑生成过程中的高碳排放成为盲点。因此在双碳战略目标下,建议建筑高校、科研机构应积极研究各种材料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数据;政府、行业协会应抓紧构建低碳建材库;设计师应主动关注建筑材料的全生命周期碳数据,择优选择低碳材料设计!设计是源头,源头控制好,整体建筑才有可能是低碳贡献的。 2、关注建筑运维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数据。建筑运维是建筑行业碳贡献次高领域。在这里提及的建筑运维,不仅仅是建筑建成后的物业管理,而是关注在后期物业管理中发现的高碳领域,并从设计、生产、施工、设备采购、智慧运维等方面,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运维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例如,建筑后期运营中发现建筑的空调耗能过高,除需要人为习惯的改变外,首先应从设计源头改善建筑整体物理性能,优先采用被动式的节能建筑设计;其次设备选型由节能型空调代替传统高能耗空调;最后建议大力推动建筑后期运营的智慧化管理方式,以此代替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这是建筑运维降低碳排放的有效抓手。 当下全社会呼吁高质量发展,双碳战略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切入并孕育一场新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