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建科汇 今天是
站内搜索: |联系我们

观点与实践

【专家寄语】陆强 (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

来源:深圳建设科技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2-05-23

陆强

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

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执行总建筑师。

长久以来,城市建设消耗着地球大量的能源和碳排放,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从粗放到集约,从增量到存量,从速度到质量,从扩张到优化,社会的各个层面在积极改变。 “双碳”目标的提出,推动城市建设向更高更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近年来深圳文教建筑的建设量达到空前规模,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点。学校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建筑,应关注其从策划—设计—建造—运营中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 策划和规范先行引导,把控公共交通和项目选址的彼此关系,提倡低碳交通,公共交通优先,鼓励慢行系统;研究既有学校的改扩建,减少校园的重复建设和推倒重建;政策规范的制定避免僵化固定、留有一定弹性,奖惩结合。 坚持绿色设计,结合岭南地域气候特点,倡导低技、被动式绿建技术,在规划设计中着重考虑自然通风采光和节能遮阳,利用当地和可循环材料建造,积极探索零能耗、零碳建筑关键技术;提升功能空间的弹性使用和灵活应变能力,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和周期,结合海绵校园,增加景观设计的植物碳汇作用。同时强化工业化生产和装配式建造技术在校园建筑的应用推广,系统化集成设计施工,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 校园的后期运营维护是能耗的重点领域,以最新的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构建校园智慧运营管理系统,实现校园的信息化和可视化、建筑和人的互联互通;一方面提升建筑的舒适性和智能化,另一方面精细化、智慧管控能源的利用。建议充分利用校园的管理特点,在课后和假期,结合社区开放和公众使用,提高校园部分功能用房的使用效率,降低周边社区体育用房的重复建设。 低碳城市建设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命题,需要城市建设的各方积极参与,重视整个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碳排放和能耗,建立低碳技术策略体系,实现“双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