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深圳建科汇 今天是
站内搜索: |联系我们

观点与实践

深圳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专业委员会专家寄语

来源:深圳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专业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2-04-20

  • 朱荣远

    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

    深圳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环境艺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建筑与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

    绿色、低碳是深圳城市的“基本功”,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的转变开始,心动行随,不做作、不浮夸,实事求是,让如何实现“双碳”的目标,成为深圳先行示范的重要内容之一。

  • 庄葵

    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首届深圳市勘察设计大师;
    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联席总裁,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副会长,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在国家建筑八字方针“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要求下,建议树立绿色低碳的设计理念,将提升建筑能效并灵活互动新能源的供需为目标,探索事半功倍的减碳设计;从技术上依托数据信息模型、动态优化控制的响应技术,赋能产业应用;主动性解决技术拼凑,性价比低,效果偏离的严重问题;同时将分层与贡献率的思想引入建筑优化的设计决策中,建立大数据样本。在国家双碳战略的背景下,建筑、科技、创新,将成为
    建筑设计行业的主旋律。

  • 肖诚

    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深圳华汇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

    在当今“双碳”的国家战略背景之下,深圳作为引领中国城市走向高素质发展的先进力量,在如何实现人、自然与城市和谐共生的关系方面应作出自己独特的探索与实践,也给我们这些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领域的专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 陆强

    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

    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执行总建筑师。

    长久以来,城市建设消耗着地球大量的能源和碳排放,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从粗放到集约,从增量到存量,从速度到质量,从扩张到优化,社会的各个层面在积极改变。 “双碳”目标的提出,推动城市建设向更高更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近年来深圳文教建筑的建设量达到空前规模,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点。学校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建筑,应关注其从策划—设计—建造—运营中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
    策划和规范先行引导,把控公共交通和项目选址的彼此关系,提倡低碳交通,公共交通优先,鼓励慢行系统;研究既有学校的改扩建,减少校园的重复建设和推倒重建;政策规范的制定避免僵化固定、留有一定弹性,奖惩结合。
    坚持绿色设计,结合岭南地域气候特点,倡导低技、被动式绿建技术,在规划设计中着重考虑自然通风采光和节能遮阳,利用当地和可循环材料建造,积极探索零能耗、零碳建筑关键技术;提升功能空间的弹性使用和灵活应变能力,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和周期,结合海绵校园,增加景观设计的植物碳汇作用。同时强化工业化生产和装配式建造技术在校园建筑的应用推广,系统化集成设计施工,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
    校园的后期运营维护是能耗的重点领域,以最新的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构建校园智慧运营管理系统,实现校园的信息化和可视化、建筑和人的互联互通;一方面提升建筑的舒适性和智能化,另一方面精细化、智慧管控能源的利用。建议充分利用校园的管理特点,在课后和假期,结合社区开放和公众使用,提高校园部分功能用房的使用效率,降低周边社区体育用房的重复建设。
    低碳城市建设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命题,需要城市建设的各方积极参与,重视整个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碳排放和能耗,建立低碳技术策略体系,实现“双碳”目标。

  • 钟兵

    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艾奕康设计与咨询(深圳)有限公司  中国区建筑设计副总裁,深圳规划局专家评委,香港建筑师学会会员,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库专家。

    深圳已从高速发展转向品质发展,进而向可持续发展迈进!通过对多年来实践积累,做好经验总结。充分利用深圳开放包容的市场化环境。充分借力专家团队和专业机构的智慧,加强前期研究和咨询的投入,对重大项目做深入细致的模拟分析,控制设计、建造、运营全过程,减少盲目浪费!让城市健康有机发展,回应"双碳"国策!

  • 唐大为

    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深总院·院士团队·装配式建筑工程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

    对建筑行业高碳领域的两点建议
    建筑与碳指标这两个名词在过去很难直接产生联系,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国际呼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世界范围承诺,全国上下各行各业直面碳排放的现实已然来临。
    据《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数据统计,建筑全过程碳排放占比全国近50%,其中建筑材料占比28%,建筑运营阶段占比22%。如此可见,抓住建筑行业的碳排放排行榜的“先进”,针对性的制定一系列管控措施,有效改善高碳行为,将对实现我国双碳目标起到积极的作用。以下我提两点建议:
    1、关注建筑材料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数据。可以说建筑就是由各种各样的材料堆积而成。以往我们大多关注的是材料的外观、质感、性能、健康、成本等要素,而对材料的原材料属性、生产过程的工艺、能耗、碳排放、施工过程中的垃圾可回收性等方面考虑甚少。因此造成美观建筑外表下,建筑生成过程中的高碳排放成为盲点。因此在双碳战略目标下,建议建筑高校、科研机构应积极研究各种材料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数据;政府、行业协会应抓紧构建低碳建材库;设计师应主动关注建筑材料的全生命周期碳数据,择优选择低碳材料设计!设计是源头,源头控制好,整体建筑才有可能是低碳贡献的。
    2、关注建筑运维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数据。建筑运维是建筑行业碳贡献次高领域。在这里提及的建筑运维,不仅仅是建筑建成后的物业管理,而是关注在后期物业管理中发现的高碳领域,并从设计、生产、施工、设备采购、智慧运维等方面,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运维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例如,建筑后期运营中发现建筑的空调耗能过高,除需要人为习惯的改变外,首先应从设计源头改善建筑整体物理性能,优先采用被动式的节能建筑设计;其次设备选型由节能型空调代替传统高能耗空调;最后建议大力推动建筑后期运营的智慧化管理方式,以此代替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这是建筑运维降低碳排放的有效抓手。
    当下全社会呼吁高质量发展,双碳战略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切入并孕育一场新的革命!

  • 黄卫东

    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务副院长、技术总监。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己成为全球共识,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己成为世界各国城巿发展的战略选择。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深圳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随着2020年“双碳”战略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框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的深入推进,深圳城市规划建设在生态空间保护与修复、城市空间统筹规划与管理、绿色有机城市更新等方面也面临挑战与创新。
    首先,要以国土空间治理为抓手减排固碳。统筹引导城市空间合理利用,进一步强化“一核多心网络化”的城市空间体系建设,一方面通过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在“建设增量”方面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增长,另一方面通过修复自然生态空间提高碳汇水平。
    其次,要以城市有机更新促进城市运行过程的低碳化。严控“大拆大建”,强化绿色低碳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低影响的更新建设,构建低碳化的城市运行系统,在“存量优化”过程中力争实现碳排放零增长或负增长。
    第三,推进多层次的低碳建设技术和标准研究。以城市重点区域为先导(如大前海地区、坝光生物谷、深汕合作区等),研究适应“双碳”战略的建设模式、建造技术和设计标准,从建筑、社区、园区、片区等各层次积极开展“近零碳”规划建设试点,着力推动重点区域绿色低碳开发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低碳发展范例。
    第四,要加强顶层设计,实现“双碳”制度层面的突破。率先开展“碳中和”有关国际标准、准入制度、认证资质、交易规则等方面的探索和国际合作,并在部分地区(如前海自贸区、深汕合作区)进行先行试点,为全球城市“近零碳”发展提供中国解决方案,引领制度创新国际风向,助力深圳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 龚维敏

    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

    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香港建筑师学会会员,深圳注册建筑师协会理事。

    期望在双碳背景下的新一轮的城市建设及更新进程中,进一步地突破深圳目前的“速成城市”的城市营造思维及均质化的城市面貌,吸收多元文化,构建更为多样化的城市文化肌理;营造高密度绿色零碳环境过程中,发展更具地域特色的城市生态美学;尽量多地保留特区早期建筑,提倡改造而非“白板式”(Tabula Rasa)的更新策略,留住时间的痕迹及城市的记忆。
    期望建构更好的设计生态环境,进一步改进设计招标方式。“评、定分离,不设排序”的设计遴选方式适合重点项目,对于大量的普通项目,则降低了专业意见的作用及更优设计获选的机率。参考国际贯例,建立有效的机制,保障设计师的合法设计权在建造全过程中充分实施以及设计的完整实现。
    提倡工匠精神,做精细化设计,造精品工程。目前工程验收强调安全性,对于有关建筑美观、细节等方面比较放松,需要从制度层面予以加强。

  • 江建

    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深圳市特区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关于新城建,就是将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赋能传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其中BIM技术应用是新城建的基础之一。上海市制定了推进BIM技术应用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是推广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的具体举措。深圳也综合考虑新城建要求的BIM应用,同时需要尽快解决以下问题:第一,目前BIM的交付标准体系尚未完善,希望住建、交通等政府部门尽快牵头完成标准体系建设。第二,BIM国产应用软件较少,无法达到新城建的要求。建议出台政策支持国产软件研发。第三,解决设计、施工、交付、运维等BIM技术应用的资金问题。

  • 丁娟

    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专业委员会委员

    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中港互认注册土木工程师;
    深圳市慧泽丰建筑与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研发总监,同济大学工学博士,美国理海大学交流访问学者。

    建筑是有生命的,也是有情感的;我们怎样对待她,她就怎样回馈我们!
    一个建筑物的建造期(包括设计、制造、施工)2-3年、3-5年、或者再长几年,使用期应是50年、70年、100年,甚至更长;她会像人类一样经历生、老、病、死,在漫长的运营期间,建筑各系统产品如何易于检测、维修、拆除、更换,是我们每一个从业人员都要关注的事情!如何让一个建筑健康长寿,是现阶段“双碳目标”下所有业内人士(策划、规划、设计、施工、建管、运维等)都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少拆一栋建筑,尽最大努力延长每一栋建筑的使用寿命,比采用任何新建材、新能源、及新型建造技术,都要绿色低碳节能环保。
    建议:政府成立专门的建筑物健康体检部门,对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建筑项目,特别是学校、医院等乙类设防,灾后可以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建筑,每年一次正常使用性检查,每二年一次健康安全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维护保养,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尤其是学校,每年二个假期,检查、维修、保养具备充分的条件;精心建造,用心维护,百年建筑指日可待。

  • 万超

    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专业委员会委员

    高级工程师;
    腾讯云副总裁、智慧空间产品部总经理。

    在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的大的背景下,我们应高度重视建筑领域各环节的碳排放的情况。
    深圳市应发挥其先行先试的特点,在建筑的各个阶段(设计、建造、运营)结合城市特点推出节能减排的地方规范和标准,结合城市发展优势,在新形势下,在新一轮城市发展中,保持先锋地位和引领作用。同时进一步为城市的发展积蓄人才和增加动能。

  • 何宛余

    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专业委员会委员

    深圳市后备级人才;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IU人工智能与空间建筑在读博士,荷兰贝尔拉格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硕士;
    小库科技创始人兼CEO,深圳市绿色建造学会副会长,深圳市智能建造协会专家委员,雄安新区智能城市专家库专家成员,前OMA项目建筑师。

    双碳趋势下,建筑行业以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为主释放市场潜力。近年来,被誉为“绿色先锋城市”的深圳在绿色建筑质量管控方面也有了更严格的要求,以确保绿色建筑技术和措施更高效地落地。
    设计作为先行环节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的总体节能减碳至关重要。建筑师在绿色建设的价值链中需扮演引领角色,与各专业人员协同提升绿色设计与建设能力,在投资策划、规划设计、建材设备选用、施工建造到运营维护等过程中充分考虑碳排放,架构并实施完整的建筑节能体系。
    该体系的搭建需重点关注建筑空间物理性能、建材产品与节能设备规格中“碳属性”信息结构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进一步打通数据驱动的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场景,将建筑低碳性能表现的模拟、分析、审计,甚至是方案设计推敲等方面,作为重要的计算与综合评估依据,以求出最优的低能耗、具有碳中和能力的绿色总设计方案。
    希望不久的将来,作为城市空间中最大能源消耗的建筑,可以在节能减碳的落地上有更显著的提升,协助塑造绿色低碳的碳足迹,提升社会整体建成环境绿色质量。祝双碳下绿色建设愿景顺利达成!

  • 谷明旺

    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专业委员会委员

    装配式建筑高级工程师,全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深圳市现代营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深圳市装配式建筑专家库专家、福田“英才荟”人才,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副会长兼资深专家。

    深圳建设领域的科技创新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对传统技术路线的依赖,在继承发扬现有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地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并进行再创新,结合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以前瞻性的眼光开拓和引领全国建筑技术的发展。
    在传统建筑方法中,外墙保温节能技术一直是深圳市的短板,由于地处台风地区,苦于缺乏成熟可靠的外保温做法,多数住宅采用保温砂浆的外墙内保温,建筑外墙平均传热系数较高,节能效果大打折扣,建筑的空调能耗一直居高不下,而且普遍存在保温空鼓、脱落的现象,也不符合“非砌筑免抹灰”的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随着深圳市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崛起,在2016年《深圳市PC建筑外墙节能集成技术研究》课题成果中,研究的预制夹心三明治保温外墙技术能够同时防止保温脱落和避免火灾危险,是公认的保温与建筑同寿命的被动式节能技术方法,建议深圳市在即将推动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中积极利用好该技术储备,打造装配式被动节能示范,引领南方地区的装配式建筑节能技术发展。
    《新营造》是我国建筑工业化领域的专业性期刊,将以专业的视角、专注的精神见证深圳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 郭文波

    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专业委员会委员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华壹装饰科技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深圳市绿色建造学会副会长,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副会长,香港国际BIM研究院(COE)荣誉院士。

    绿色建造是建设产业一次系统性的创新,需要全产业链条紧密集合,以双碳控制为目标进行全新的技术整合。数字化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使建筑业的数据沉淀日趋坚实,更容易对碳排放指标做出全过程管控,从而促进双碳目标达成。
    规划设计作为统筹全建设周期的先行专业,尤其要作好绿色建造的基础性工作。绿色建造体系给设计工作创造了更大的外延空间,从建造到运维、进化升级、拆除的需求均要作到前置。从设计策划开始整合产业资源信息,为全产业绿色低碳建立底层逻辑语言。
    深圳作为科技引领、智能建造的先行示范区,在绿色建造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希望能发挥区域技术优势,以低碳绿色为发展目标,以数字化智慧化为技术手段,以全生命周期为研究范围,推动绿色建造的产业变革。

  • 黄力平

    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过去二十年,中国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用能与碳排的持续增长,由建筑建造导致的原材料开采、建材生产、运输以及现场施工的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 20%以上。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绿色交通”,与其他城市客运方式相比,碳排放量是最低的。因此,充分发挥绿色交通的低碳优势,提升轨道交通在城市客运结构中的出行分担率,是城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主要驱动力。
    本人从事轨道交通和建筑业多年,在如何探索轨道交通绿色发展新路径上有几点想法供业内专家、同仁参考:
    第一,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倡导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优先、用地优先、资金优先。以人民群众高品质的出行期待为目标, 构建轨道交通、快速公交(BRT)、定制公交等多种公共交通形式无缝接驳的多层次城市交通出行系统,在规划阶段落实互联互通、快慢车等多种行车组织模式的研究,打造便捷、高效、低碳的绿色出行服务体系,提升绿色交通分担率。
    第二,合理规划和控制未来建筑规模总量,加快开展“结构加固+精细修缮”模式研究。深圳市轨道交通即将面临大规模建设向大规模维修、改造和功能提升的转变,而轨道交通建筑作为“百年工程”,有必要发展建筑寿命监测、诊断、评估、维修改造新技术,探索低碳的建筑延寿和功能提升路径。
    第三,建筑废弃物的无烧结再生资源化将成为碳中和的重要手段,有必要结合城市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在轨道交通领域加快研究,建立建筑废弃物在资源化生产与工程应用中全周期的碳减排效应评价体系。同时,积极推广绿色建材和绿色建造,加快推广装配式建筑应用,优化车辆基地等的建筑用能结构,推进能耗计量、统计及碳排放监测,因地制宜增加城轨碳汇。
    第四,将建筑用能模式和系统形式的低碳转型纳入建筑节能专项发展目标。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突破,建筑物的顶层、立面的能源化、生态化成为可能,可在建筑设计阶段就考虑建筑与光伏的一体化,充分利用建筑屋顶和垂直外表面,增强建筑自身的可再生发电量,同时,发展“直流配电+分布式蓄电+光伏+智能充电桩”的柔性建筑用能系统,解决电力实时供需不匹配问题。
    深圳作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仍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能源供给侧结构变革以及“双碳”战略目标的大背景下,深圳城市建设各领域的能源消费应以低碳能源转型为目标,制定相适应的发展路径,实现总量控制和结构优化两个方面的转变,保障“双碳”目标的顺利达成。

  • 包小华

    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教授;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院长助理。

    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深圳城市建设发展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规划、广东省发展战略布局相结合,坚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从生产、生活、能源方式入手,把握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举措,探寻深圳城市建设各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式,提出相关建设战略与技术路径,并进行布局、推广和应用。
    (1) 深圳城市建设首先探讨“地上地下一体化、互相衔接、互相协调的立体化城市”发展模式。合理规划和利用不同深度的地下空间,并对有利于节能减排层位空间和深层战略发展空间的弹性预留,实现系统、联动和前瞻性规划和开发建设。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恒温特性,开发建设地下商业、地下工业、地下物流仓储等可节省大量温度调节能耗。地下物流通过电力运货,交通的碳排放也会大为减少,环节地面交通拥堵和车祸风险。
    (2) 在“双碳”战略导向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时代背景下,将适宜于地下环境的交通、商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及转运站、变电站等地下化,实现城市由二维向三维拓展,有利于实现土地的多重利用,腾出地面空间,营造绿地生态环境,加强吸收碳排放,对碳达峰、碳中和都可以发挥重大作用,做出积极贡献。
    (3) 探索发展城市建设发展的关键技术与实施路径的同时,提出相应的策略方案、法律法规,以推动深圳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彰显深圳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策略,更好地协调深圳城市建设各领域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 庞小朝

    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铁科院(深圳)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

    中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这是中国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包括地下工程在内的我国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任务、发展路径、工作方法等,指明了地下工程发展的方向。我国地下空间发展应该以该《意见》为指导,在地下工程建设中,倡导新观念,推广新材料和研发新技术,革故鼎新,创新方法,特别是要着重发展韧性地下机构体系,完善并推广永临结合地下结构、发展可回收材料和技术,建立地下工程碳减排放评价体系,为我国城乡绿色发展和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 谢卫兵

    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深圳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副总工程师。

    深圳在大湾区发展战略中要发挥核心引擎作用,建设领域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大背景下,营造方式有两种新的选择方向,一是混凝土结构大力推广预制装配技术,改变传统的现浇方式,二是大力发展钢结构技术,减少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占比。两种方式从传统手工建造向工业化建造转变,有利于提高效率,节省人工,节省材料,节省资源,实现绿色建筑节能减排、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深圳绝大多数建设项目都有深基坑,在建成区开挖土方工程,由于锚索使用受到限制,基坑可使用的支护技术只有桩撑体系,目前混凝土支撑梁都是现场手工绑扎浇注,效率低,拆除的混凝土成了建筑垃圾,拆撑困难易导致安全事故。深基坑支护体作为一种临时结构,建议深圳市深基坑工程推广使用组合式钢支撑,工厂标准化制作,现场装配式安装,加快施工进度,钢支撑易拆除,可循环使用,减少建筑垃圾排放,利国利民。

  • 叶青

    绿色建筑与低碳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市建科委委员)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住建部科技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国的碳减排总量是美国的两倍,是欧盟的三倍,而要实现目标,欧盟是71年,美国是43年,而中国只有30年。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仍然非常迫切,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挑战难度非常大。中国实现碳中和是在生态文明时代的背景下,关键路径是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首先是心的转念。让绿色低碳成为我们生命的担当,生活的信仰。
    其次是运用共享互联思维,创造场景效能化和绿色产业化的增量价值。例如:基于生态安全的精细化规划为城市提升效率;基于共享的公共设施高效利用,打造15分钟生活圈。
    此外,中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占比超过50%,除了提高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标准要求外,将碳排放指标及管理贯穿建筑的设计、建设、运营、拆除全过程,切实做好绿色建筑的落地,推动高质量的绿色建筑发展是一个重要路径。稳步推动“光储直柔”等前沿技术,以及超低能耗、近零能耗、近零碳示范项目的实施和验证,为新技术、新体系规模化应用打好基础。
    “碳达峰经济不封顶,碳中和人民更幸福”本质上是价值观的重塑,创新本质上是价值观的重塑,创新城市建设管理体系认同新的生活方式,回归幸福本源。

  • 王宏

    绿色建筑与低碳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市建科委委员)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深圳市绿色建筑协会会长。

    目前,我国约80%的碳排放来自城镇,中国城镇建筑存在体量大、耗能高、排放多的现状;同时,新建建筑近百亿平方米,建筑全过程碳排放约占全国总碳排放的30%,要实现“双碳目标”,建筑节能减碳任务艰巨。
    深圳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顺应新发展理念,加强科技创新,推进绿色建筑、绿色建造技术创新和标准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建筑业绿色低碳发展。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双碳”目标下的城市建设发展,应把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的全过程。建议在深圳加大绿色建筑力度,特别是加大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技术的应用推广。对于新建建筑,加强政策引导;针对既有建筑,大力推进节能改造,推进美好人居环境建设,打造低碳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 袁磊

    绿色建筑与低碳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教授;
    深圳大学教务部主任。

    深圳在推进绿色低碳方面,政策法规的支撑是非常重要的。未来在这些法律法规政策的推动之下,深圳的绿色建筑特别是在“双碳”背景下的绿色建筑,一定会得到长足发展。
    绿色低碳技术,极有可能推动下一次建筑学科的重大变革。而我们相信,这次建筑设计行业的转型,包括建筑设计师的转型,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 王东

    绿色建筑与低碳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员;
    深圳市国际低碳发展研究院院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经管学院教授

    一些国际城市的绿色低碳经验值得深圳借鉴并用于碳达峰路径研究,例如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等欧洲城市;尤其是日本,尽管老年化日益严重,但是他们绿色低碳与资源节约利用方面做得非常到位。
    深圳是先行示范区,但同时也是需要经济发展大户。深圳要在碳减排方面继续领先,难度非常大。但我认为深圳仍然有很大潜力。比如在降低建筑耗能方面,可以从独立用户的耗能转换为共同生产单位的耗能。同时,想方设法把生活舒适度的提高与用能脱钩。允许必要的用能,但必须是来源于绿色能源。因此,深圳未来发展之路,就是控碳控排放,而不影响经济发展与百姓生活舒适度。深圳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以及利用碳排放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的工具和手段,探索一条全新的碳达峰研究路径,为国内其他城市乃至国际城市提供先锋典范。

  • 唐振忠

    绿色建筑与低碳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

    高级工程师;
    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副主任。

    2021年,我市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和《深圳绿色建筑促进办法》的基础上,开展《深圳经济特区绿色建筑发展条例》修订工作。新的绿色建筑条例中作了一些新规定:第一,所有新建建筑项目(含工业建筑)必须达到新国标一星级的要求,政府投资的办公建筑或者各种资产投资的公共建筑、大型公共建筑都要达到新国标二星级的要求;第二,规定了一些性能指标,包括节水、节能、噪声、隔声性能等,这些指标须达到国家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的要求;第三,广泛细化绿色建筑产业支撑、人才培养的措施。
    除了修订《深圳经济特区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外,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对2018年颁布的《深圳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重新立项修订,对建筑节能提出更高要求,预计于2022年初颁布。此外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将继续严控建筑的耗能水平,包括开展节能监察、对老旧建筑耗能进行限额管理和促进节能改造等。同时开展绿色城区建设,并对当中的重点片区提出超低能耗相关要求。

  • 章海峰

    绿色建筑与低碳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经理。

    从行业角度来看,“双碳”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资源,那么出现了新的资源必定会催生出新的产业和新的商业模式,诸如减排交易、碳汇、碳评估或者是碳技术转化等。
    建筑业在“双碳”战略中是主战场,有两个方面值得我们深入探索与实践:第一是绿色低碳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未来建筑应当是一种科技的、绿色的、产能的生物体;第二是加大5G、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使得未来建筑更加智能化。

  • 谢士涛

    绿色建筑与低碳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

    高级工程师;
    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建筑运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深圳市绿色建筑协会监事长。

    创新建筑运维管理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根据建筑全寿命周期(规划、设计、材料生产与施工、运维四个阶段)的碳排放强度分析,材料生产与施工阶段碳排放强度约占20%,运维阶段的碳排放强度占比约80%。运维阶段所占时间最长,成本最高。创新运维阶段管理,不仅可发挥建筑效益,同时可有效地促进“双碳”目标。针对当前建筑运维的现状,在双碳背景下建议:
    (一)项目建设与后期运维无缝对接,以全寿命周期理念实施全过程管理。项目启动之初,投资项目应明确项目运维单位或专业运营管理机构,全程参与项目建设,并从运维角度对设计方案、设备安装质量进行全面监控。以期达到减少拆改、过早更新、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二)创新运维管理模式,建立全寿命周期的运维技术支持体系。改变传统物业模式,采取“集中技术监管+项目运维外包服务”模式,以解决传统物业模式下合同周期与建筑运行周期不匹配、人员配备达不到智能建筑运维要求与单个项目配备专业人员而引起的运维成本过高的问题。
    (三)建立可持续的使用后评价机制,实行全过程运行监督。分层次定期对既有建筑的运维情况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实行运行模式与系统优化,可实现建筑能耗和性能等的可持续提升。既有利于减少能耗,又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 剪爱森

    绿色建筑与低碳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

    高级工程师;深圳市绿色建筑协会副会长,深圳市科源建设集团常务副总裁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肯定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之一。作为碳排放大户,建筑业一直存在资源消耗大、建造方式粗放等问题,加上每年新增建筑面积20亿平方米,对实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构成巨大挑战。
    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应从建材生产、施工建造、运营维护全生命周期推动建筑业全产业链的绿色低碳发展,需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
    深圳作为前沿城市,在“双碳目标”推动的效率、路径和技术等方面肯定要起引领示范作用,因此,工程建造方式的转变和建材生产方式的转变将成为行业技术创新的着力节点。深圳建设科技委绿建与低碳委肩负着转型提质的重要使命,必将为我市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作出重要贡献。

  • 寇世聪

    无废城市与绿色建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教授,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特聘教授。

    建废资源化,助理“碳中和”。建筑工业是我国主要的能源和资源消耗者之一,同时将产生大量废弃物。建筑废弃物不资源化,客观上加速了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因此,加强建筑废弃物产生和资源化,是实行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必有之路。
    就城市可持续发展讲,建筑废弃物是永不枯竭的富矿资源。建筑废弃物的最大资源化是降低处理建废的能耗和排放的主要课题;就资源化的企业讲,提升环保意识,树立低碳生产观;加大先进技术开发,提升建废资源化程度;在自由建设工程中采用再生产品;在企业管理、品牌推广等过程实施低碳管理;就行业媒体讲,加大对低碳经济、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的宣传,增强全社会节能减排意识,引导公众自觉做好废弃物处理和循环利用以及有效监督,促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行业的健康发展;就普通民众讲,自觉树立低碳生活观,增强自身节能减排意识,促进建筑废弃物最大资源化。

  • 侯文军

    无废城市与绿色建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深圳市建材交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绿色建材,深耕未来。在“双碳”格局及“数字化”浪潮下,深圳市建材行业、企业应抓住新机遇,构建新优势,全面推动行业发展转型升级向纵深转折。
    建材行业应把“绿色”作为底色,用“创新”描绘生机盎然的蓝图,其发展以满足国家、行业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以贯彻行业低碳发展为路线,以去产能、补短板、绿色制造、智能制造、高端制造和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提升与扩展为重点,建立健全建材产品碳交易市场体系,加快培育供应链上下游创新制造企业,助推建材产业高效生产、创新转型、绿色构建。建材企业应紧紧围绕“碳达峰、碳中和”,走产品结构的转型升级之路,推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孵化与落地,在减少资源损耗,推进清洁生产,推进绿色回收等方面多下功夫,促进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与绿色建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绿色建材增速发展,才能形成国际发展的中国方案,才能在未来超越引领世界建材工业奠定坚实基础。

  • 王莹

    无废城市与绿色建材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顾问总工。

    国务院在最新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中指出: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和绿色建造方式,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钢结构住宅,推动建材循环利用。严禁新增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引导建材行业向轻型化、集约化、制品化转型。鼓励建材企业使用粉煤灰、工业废渣、尾矿渣等作为原料或水泥混合材。加强新型胶凝材料、低碳混凝土、木竹建材等低碳建材产品研发应用。
    碳达峰,越来越渗透到各行各业,力度越来越大,其中建筑材料的低碳化首当其冲,建筑产业作为碳排放的大户,需要围绕“碳中和”的要求做出变革。绿色、环保、节能、安全、防火、轻质、无废、固废利用成为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碳达峰指标给绿色建材、绿色建筑、低碳建筑、建筑固废的再利用等带来了发展机会。
    碳达峰与我们所做的事业密切相关,传统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建造是真真切切需要“革命”了,深圳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要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积极推进绿色建材与循环利用,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研究开发新型胶凝材料等低碳建材产品,减少水泥用量。将利用固体废弃物的建筑部品,通过绿色智能化工业生产线,在装配式建筑中得以应用,产品可循环利用。推进绿色建材产品的认证,通过对新产品、新技术的论证推广,加快新产品、新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示范与应用。


  • 朱亚光

    无废城市与绿色建材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副教授,博士;
    青岛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深圳大学博士后,香港理工大学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与生态材料分会建筑固废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再生混凝土专委会委员,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化学品和废物环境管理智库专家,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科技与教育专家。

    2021年10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了加快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都要落实绿色低碳要求。深圳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要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积极推进国家碳达峰行动方案,同时深圳市作为全国无废城市示范城市,更应该将城市建设绿色低碳和固废资源化利用结合起来。深圳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是深圳市工程建设领域高端智库,汇集了全国工程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建议组织相关专家,调研并规划建设多源固废协同利用静脉产业园,大宗利用固废再生骨料取代天然碎石保护环境的同时,充分发挥固废材料固碳作用,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源等清洁能源,制备装配式建筑用预制构件和海绵城市用建材制品,实现无废城市和绿色低碳建设完美融合。

  • 陈爱芝

    无废城市与绿色建材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高级工程师;
    深圳市水泥及制品协会会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郑重承若,得到世界各国的赞扬。我们深圳作为先行社会主义示范城市结合国际及国内的要求,从我们建筑建材行业将“双碳”落实到各企业和各建筑建材领域。在行业中对“双碳”的执行过程中做好宣传落实工作。建筑建材的“双碳”路径“一个节能和两个替代”。节能是个长期过程,需要行业深入的推进,利用先进设备改变生产绿色,达到环境宜人的效果。
    “双碳”目标是社会性的全局性的战略安排同时为市场释放了清晰的改革信号,为建筑建材领域推进节能减排,解决城市再生资源的再利用,废水、废渣做到零排放,实行绿色建材评价,使各建筑建材企业在绿色的环境下工作,在深圳这个花的海洋城市里生活自如!
    力争在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走向世界前列,这样深圳在建筑建材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掌握主动权。

  • 范璐璐

    无废城市与绿色建材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高级工程师;
    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技术中心主任,深圳建筑业协会专家。

    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约100亿吨,其中水泥基建筑材料的生产排放二氧化碳14.8亿吨,占比约15%。另一方面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巨量的各种固体废弃物,深圳市2020-2035年建筑废弃物年均产生量约1亿方,其中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占比超过70%,消纳速度严重不足,综合利用率低。因此需要大力开展绿色建材与循环利用方面的技术攻关和产学研用深度结合的研究,积极面对“双碳”和“无废城市”的目标带来的巨大挑战。深圳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是深圳市建筑工程科技的风向标和领头羊,要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任务献计献策,为深圳“无废城市”建设及碳减排国策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撑。
    针对绿色建材建议从以下三个维度开展工作:一是开展绿色低碳胶凝材料的产业化应用以及开发燃料替代技术,达到从源头上减碳的效果;二是实现建筑废弃物高质量高附加值的资源化再生利用,重点解决工程渣土的综合处置及其再生产品消纳的问题,建立建废再生利用的减碳核算方法;三是开展高性能、长寿命的建筑材料的应用研究,从建筑工程的全寿命周期衡量耐久性材料工程造价问题。充分借助“双区驱动”的契机,着力提升绿色建材方面的科研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建设更多高标准、高质量、高耐久的精品工程,打造具有深圳有特色的城市名片和品牌形象。


  • 黄修林

    无废城市与绿色建材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副教授;
    湖北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湖北大学麻城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在“双碳”的大趋势下,全球争相布局新兴低碳产业和构建绿色产业链,特别是在粤港湾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的背景下,深圳市有必要提前布局低碳产业,积极开展低碳园区等的试点,设立绿色低碳扶持计划和科技计划,支持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绿色产品、绿色制造等项目,从产业低碳化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城市建设中,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从全生命周期角度考虑碳排放指标,并从相关政策上予以扶持。
    在绿色建筑推广方面,进一步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升建筑节能标准,推广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同时,政府应制定城市总体的建筑能耗总目标,要求对所有的建筑项目绿色节能效果进行评估和后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建立奖罚政策和措施,调动企业节能改造的积极性。
    在建筑废弃物处理方面,对制约再生资源化利用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技术攻关,建成系列节能环保绿色建材生产线,实现建筑废弃物的高值高效再生利用。

  • 彭志明

    无废城市与绿色建材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高级工程师;深圳市建设(集团)公司监事会主席。

    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行业前景广阔,寄望深圳国有企业勇于担当、开拓创新,引领建废产业实现绿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打造行业标杆!

  • 鲁军

    无废城市与绿色建材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高级工程师,全国一级注册建造师;深圳龙源精造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深圳市装饰行业协会专家。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部署了十大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而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中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和绿色建造方式,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并推动建材循环利用。
    建筑行业的节能减碳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国内建材企业围绕绿色建筑发展新趋势,持续开展绿色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实现了绿色发展的“材料先行”。虽然绿色材料研发生产取得了重要突破,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绿色材料的应用推广与绿色建筑普及率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我认为绿色材料的应用突破在于政策推动、企业主导、社会参与。我建议建材协会加速制定发布绿色材料应用专项政策与标准,强制性要求既有建筑改造使用节能玻璃、发电玻璃、储能等绿色材料,明确新建建筑碳减排指标,加速实现建筑从“高能耗向低能耗、正能耗”转变,使“材料先行”转化为“应用领跑”。

  • 范重

    城市建设工程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

    深圳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几十年来在现代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建设科技发展水平已跻身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行列。
    有幸作为深圳市建设科技委员会的成员,衷心希望为深圳市建设科技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祝愿深圳市通过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与人才引进,在科技引领、创新发展和绿色环保等方面不断探索,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新型韧性城市,创造新的辉煌。

  • 常正非

    城市建设工程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教授级高级;
    工程师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冶建筑研究总院华南公司总经理。

    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要充分发挥深圳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在建设领域高端智库的作用,以国家“十四五”科技规划为导向,就保障新建工程和存量建筑的质量安全开展前瞻性和针对性研究,尤其重视新兴学科的交叉应用,建立起一套城市建筑全寿期安全控制的技术体系,为市政府进行城市建筑公共安全的有效管控提供决策依据。

  • 王立军

    城市建设工程结构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深圳市工程勘察设计功勋大师,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
    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总工程师,清华大学博士、硕士、学士。

    作为设计行业的结构工程师,希望在国家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探索双碳下结构设计的路径和方法,为深圳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 王翠坤

    城市建设工程结构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研究员;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建筑结构研究所所长。

    深圳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当前“双碳”大背景下,深圳的城市建设也应积极开拓,勇于创新,引领行业的转型发展。
    1、充分发挥深圳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的高端智库作用,做好深圳市建设领域创新发展的顶层规划;
    2、建立深圳市城市建设的基础平台(CIM),摸清深圳市城市建设的家底,为城市更新建设及智慧城市提供重要支撑;
    3、在城市建设新建项目中,积极应用低碳、绿色新技术、新产品,包括但不限于高强高性能材料、减隔震技术与产品、新的节能技术与产品等;
    4、加大对安全环保、低碳绿色的新技术、新体系、新型材料的研发支持力度。

  • 宁平华

    城市建设工程结构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广东省首届勘察设计大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广东省勘察设计协会市政分会会长,广东省市政行业协会副会长及科技与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市政分会主任。

    以匠心至创新,追求更高品质,认人们生活更美好!
    创新就是突破习惯、改变传统,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创新的源泉,品质是创新发展的动力源,一切皆为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创新一是要攻克卡脖子的技术问题,二是要提高产品性能,三是要降低生产成本、加快生产进度、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设计师,当应以“匠心和创新”践行设计者的“初心和使命”,为实现美丽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 张剑

    城市建设工程结构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学硕士,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深圳市首届勘察设计大师;
    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广东省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结构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BIM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建筑产业化行业协会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是全社会各阶层的共同需求,建筑产品是影响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最重要的产品之一,而建筑产品最重要的属性之一就是结构工程的质量,包括结构的安全性与适用性。
    深圳市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要做高质量发展的高地、城市文明的典范、民生幸福的标杆、可持续发展的先锋。
    基于上述的目标与任务,深圳市建设科技术技委员会工程结构与质量安全专业委员会,汇集业界专家的经验与智慧,面向现在与未来的重大结构工程问题,为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及经济性、乃至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的幸福指标做出贡献。
    建议深圳市建设科技术技委员进一步发挥作用,重视建筑的结构安全性与适用性,促进建筑的功能、安全、经济与美观等方面高度和谐统一,避免仅重视建筑造型与不重视结构性能的现象发生,增加在重大项目前期决策过程中工程结构人员的影响力。
    希望深圳市工程结构与质量安全等方面的从业人员,应有宽广的胸怀与高大的格局,具备较强的系统思考能力,不仅要致力于本专业的目标,而且要贡献于项目的目标与社会的目标,这样不仅可提高自己对项目与社会的贡献,而且也提升自身的价值与地位。

  • 曲建

    宜居城市与住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研究员,国家注册投资咨询工程师;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副院长,商务部聘任专家

    今日的建设行业属于传统行业,未来的建设行业将转型升级为高新技术产业,将以绿色、低碳、循环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面貌展示于世人。依照国家颁布的《2030年碳达峰行动方案》,建设行业已经被纳入“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中。实现建设行业的华丽转身与弯道超车,依托的是行业的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方向是推进行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建设,关注点要紧紧围绕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充分做好经济效益论证,按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要求,重视建设项目的投资可行性研究,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突破点可充分利用广阔的公共住房领域应用场景,推动标准化、产业化与规模化的科技应用,支持公共住房的开发建设,形成建设行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 聂黎明

    宜居城市与住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招商局积余产业运营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双碳”目标的设立正式宣告我国进入低碳发展时代。政府需加快建筑行业双控目标的确立,给出清晰的边界,统一的碳排放计算标准,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激励与考核政策。
    房地产等建筑相关企业,尤其是央企可发挥带头作用,主动制定并执行双碳规划,加强绿色供应链建设,扩大高星级绿色建筑应用比例,推广装配式建筑,装配式装修,积极探索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借助数字科技工具,降低运营能耗。更要积极转变现有发展模式,充分利用绿色金融,研发减碳,固碳前沿技术,借助碳普惠等市场机制,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

  • 唐绍杰

    宜居城市与住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总经理

    建筑碳排放主要体现在建筑建造和运行两个阶段,以面向未来、高质量的建设标准,驱动住房建设前、后端节能减排,是实现建设行业全寿命周期减碳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们以标准化、产业化的建设标准引导建造阶段节能减碳。加强标准化设计,推广绿色建材使用,全面发展装配式建筑,推行装配式装修。推广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集约化、产业化的施工方式,加强建筑材料循环利用,促进建筑垃圾减量化。推进BIM技术的深化应用,积极推动5G、物联网、建筑机器人等新技术与绿色建造的深度融合,实现工程建设低消耗、低排放、高质量和高效益。
        我们以生态化、智慧化的建设标准减低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大力发展高星级绿色建筑,全面实施海绵城市建设,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应用,加快近零能耗、零碳建筑试点建设,积极推进绿色社区创建。建设面向未来的智慧社区,加强水、电、气、热、可再生能源等智能化控制和节能管理,提升社区绿色低碳智慧化运营能力。
        我们将持续推进标准化、产业化、生态化、智能化的建设体系,逐步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强度,促进住房高质量发展。

  • 左壮

    宜居城市与住房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物业管理师;深圳市城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深圳市物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深圳中深南方物业管理研究院研究员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支撑。在党和国家的支持引导下,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深圳正在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力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争当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排头兵、转变发展模式的排头兵、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气候问题,去年中国向全世界宣布了我国的碳排放3060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根据《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我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放比重的51.3%。如何在建筑建造、运行的过程中利用洁净的可持续能源,把建筑能耗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尽量减少对环境不利的影响,减少碳排放,是未来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
    随着科技与万物互联时代的发展,新能源、新介质、新方法不断激荡于原有建筑行业的内涵和体系中,带来建筑领域科学技术的升维和跃迁。期待深圳市建设科技技术委员会通过新业态、新装备、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着力推进我市建筑领域的科技进步,实现净化环境、绿色低碳、造福人类的目的。
    让我们在慎行中期待未来的多元和精彩。

  • 刘晓博

    宜居城市与住房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晓博智库(深圳)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董事长

    建筑领域减碳势在必行、大有可为
    今年以来,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经济领域里最大的议题,按照央行的估算,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需要的融资规模将超过100万亿,由此撬动巨大的商机,带来深刻的科技、产业变革。对此,资本市场已经做出了全面的反应。
    很多人可能没有想到,在中国超过一半的碳排放跟建筑行业有关。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 2020年12月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3亿吨,占全国碳排放的51.3%;2018年建筑行业全过程的总能耗为21.47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46.5%。
    建筑领域最大的碳排放和耗能,发生在建材生产阶段、建筑运行阶段。建材生产阶段,更多地需要行业内部来解决。对于建筑领域来说,未来减碳的主要发力点应该放在建筑运行阶段,同时兼顾建筑方式、建设工艺、建筑设计。
    如何让城市的建筑物在美观、大方、时尚的同时,节能、环保、耐用、省钱,是一个重要、长期的命题。我们不能为了绿色而绿色,绿色当然很重要,但安全和低成本更重要。
    另外,控制超高建筑数量,放弃对建筑物高度的过分追求,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中国现有城镇总建筑存量约650亿平方米,每年新开工建设的面积超过22亿平方米,这将为建筑绿色产业提供巨大的商机,深圳应该在这方面走在前面,抢抓其中的巨大商机。


  • 刘祥

    宜居城市与住房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副研究员;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所长。

    绿色低碳发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要求,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应有之义。深圳需准确把握绿色低碳发展的深刻内涵,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构建绿色低碳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能源低碳型的发展模式。坚定保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定力,坚持不懈发展绿色产业、推进绿色制造、建设绿色交通、推广绿色建筑、倡导绿色生活,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 刘超洋

    宜居城市与住房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一级项目经理,一级建造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
    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注册企业法律顾问,建筑管理、建筑施工、暖通专业高级职称评审专家。

    碳达峰和碳中和,是我国对全世界的庄严承诺,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总体目标将深刻影响中国未来几十年社会经济和日常生活的发展方向。关于建设行业,无论建筑原材料的生产制造、运输建造、建筑运行,均与碳排放密切相关,从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维度看,更是超过了一半比例。作为房地产从业者,应怀有使命去研究、推动和落实建设行业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实施路径。双碳是整体性目标,要从宏观视野谋局、系统思维布局,从大尺度时间和空间建立整体架构。双碳是适应中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发展指针,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发展性的眼光看问题,对原有的建设行业看似成功的经验要全面突破,寻找创新的解题路径。为此,中国模式走向世界,一开始要以国际标准和国际语言进行推动,要让中国的双碳成为世界的引领者。

  • 余涵

    宜居城市与住房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城市发展事业部副总经理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工业文明极大地破坏了自然界的平衡。最近一两百年人类以超过自然界两万倍的速度在向大气里释放二氧化碳。
    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约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一半左右。深圳建筑能耗占全市电力消费50%以上,而且建筑空调等用能设备在夏季也占电网高峰负荷的50%以上。在目前推广的绿色建筑基础之上,进一步优化建筑的用能模式,考虑与电网的协同,适应未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形态,是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关键领域。
    双碳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会发生深刻的变革,共享、简约、环保的方式会成为趋势。智慧、健康、适变的宜居社区与建筑研究,对于深圳市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 宋丁

    宜居城市与住房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研究员;
    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根据《2020全球建筑现状报告》,2019年全球建筑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达到38%。而根据《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2018年中国建筑行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例更是高达51%。可见,在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上,中国建设行业任重道远。
    深圳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强度最高的城市,目前已超过50%,远远高于国际上30%的警戒线。深圳近年更是全面提高城市建设的容积率,普通住宅小区的建筑层数已经上升到四五十层。如此高强度、高密度的建筑及居住空间,在降低人居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碳排放和环保的更大压力。
    我们有责任对深圳住宅建设的碳排放实施有效监督,积极推进宜居社区建设。

  • 宋博通

    宜居城市与住房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副教授;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深圳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时代是出卷人,营造中的减碳问题不胜枚举,其中,如何选择先行先试方向,如何制定社会公认的绿色定价体系,似更需我们营造人尽早做答。
    不妨以政策性住房新建和整备做试验田,理由有二:一是有赖政府主推,便于制定标准化的营造指标,同时,政府将稀缺的土地和补贴等资源,优先用于政策性住房,可始终坚守“共同富裕”大方向。
    针对制定社会公认的绿色定价体系,可考虑细分建筑的设计、材料、施工、使用和再利用等场景,使减碳的识别、测量成为可能。政府、金融机构和行业主体都可依此计算绿色费效,在政策加持下,减碳激励、碳交易市场等都可发挥应有的作用。

  • 陆荣秀

    宜居城市与住房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高级工程师;
    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深圳市先行示范区专家,深圳市建筑产业化协会会长,万科南方区域事业集团EPC事业部总经理,深圳市万科城市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先行示范区的深圳更要在“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中完成它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战略定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而大部分建筑仍为高能耗建筑,加快推进技术改造与创新,推进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助力建筑业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发展。
        新型建筑工业化带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建议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加大培训技能型产业工人。深圳目前已接近一半的新开工项目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作为现场的实施者绝大多数是未经过正规培训、不具备技能的普通劳动者,产业工人数量严重不足,制约着产业升级发展,普通劳动者转化为技能型产业工人将大大提升建筑业升级转型的可持续发展。

  • 陈劲松

    宜居城市与住房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深圳世联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

    住区的“生命周期成本” 与减碳
    中国广义的建设行业,不只是在建设过程中,还在于建筑的使用中, 碳排放高居榜首,约占碳总排放
    量的 40%, 远远高于交通行业。碳达峰和碳中和,如果忽略了我们已建成的存量使用中的写字楼和住区,
    就会发现,这个“双碳” 目标很难达成。
    住区的建设中的碳排放,还只是住区生命中的诞生阶段,这个阶段的“优生” :节能设计、节能材料、
    住区理念、排放标准、节能建造……, 将决定住区在一生中的碳排放量。 因此所谓“赢在起跑线” , 在教育
    人上尚可讨论,但在建设上确是真实而确切的。
    (插入图表)
    我们发现,随着住区的建设阶段完成,住区碳排放量的控制手段也就定型了。
    随着“双碳” 行动的持续深入推进, “碳排放” 必将是住区最主要的成本,而这个成本将影响住区的
    整个生命周期中。
    从一开始就能将住区的生命周期成本规划设计并计算出来,将是行业的努力方向和进步的标志。

  • 陈蔼贫

    宜居城市与住房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无党派人士,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住房研究会执行会长。


    “碳达峰”、“碳中和”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人类共同命运。建筑绿色低碳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一环,亦是提供安全、舒适、健康、宜居环境的关键环节。建设领域要以科技计划项目为龙头,重点推广绿色低碳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强化运维管理,确保各项绿色和节能技术落地;要加强既有建筑的能耗管理,持续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促进既有建筑运行能耗总量和能耗强度双下降。政府、社会协力,培育壮大绿色运维服务市场,争当全国低碳“尖兵”,打造全国绿色发展首善之区。

  • 罗宇

    宜居城市与住房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合一城市更新集团董事总经理。

    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既要宜业,更要宜居。宜居社区与住房发展作为深圳迈向全球标杆城市重要支撑,面临的是在二次城市化下完成二次房改的现实挑战,亟需汇集群智共同找寻解决方案。深圳市建设科技委员会作为汇聚各领域专家的高端智库,希冀群策群力,发挥各专业跨界合作优势,共同为深圳实现“住有宜居”谋划献策。
    展望十四五,深圳要在严格控制开发强度的背景下实现增加住房供给、完善住房保障、提升居住品质等发展目标,建议重点针对存量改造开展全面深入研究,在存量改造中深挖潜力,通过政策规划创新进一步盘活存量土地与房屋资源,促进住房供给目标实现。

  • 周亚琦

    宜居城市与住房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高级工程师;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

    纵观深圳40余年的城市规划建设历程,面对城市发展中不断变化的问题与需求,深圳城市建设一直秉持着“实事求是”、“实干兴邦”的城市精神,在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持续地关注人的需求、进行高品质城市生活营造,进而服务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新的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开启了能源系统、经济系统和科技创新系统在碳中和驱动下全面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新时代,追求在发展中减碳、发展与减碳的统一。
    为达成这一目标,深圳应将双碳发展作为一种可持续的营城方略,从优化配置空间资源的角度出发,创新低碳生态技术选择和系统集成方法,力求营造更绿色、更生态、更低碳、更高品质的城市空间,来承载城市经济的升级转型,提升城市的生活工作环境,引导低碳健康的城市生活,实现综合效益最优。

  • 胡建文

    宜居城市与住房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高级经济师;
    深圳市城市建设类行业联合党委第一书记,深圳市住房研究会会长

    住房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一个有约2000万人口、土地资源稀缺的特大城市实现住有所居进而实现住有宜居,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目标。包括住宅在内的建筑物是构成社区和城市的基本单元,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绿色建筑、低碳以至近零碳建筑势在必行,绿色低碳住宅也是宜居社区的应有之义。因此,解决住房问题面临多重挑战。中央对深圳寄予厚望,市民满怀期待,主管部门委以重任,相信宜居社区与住房专业委员会及各位委员一定会发挥专业智库的独特作用,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建言献策,不负众望,为解决好特大城市的住房问题,建设住有宜居的民生幸福城市作出应有贡献。

  • 蒋慕川

    宜居城市与住房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高级工程师;
    华润置地深圳大区党委书记、总经理。

    2030/2060双碳目标对于建设行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华润置地作为央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率先探索碳减排路径,同时名列深圳市建筑科学技术委员会,充分发挥协会在建设领域的决策咨询和科技引领作用,紧密结合科技创造未来、创新引领发展战略。
    为助力“双碳”目标,企业应设定全过程碳排放管控理念、制度及措施,明确减碳目标策略,并不断纠偏与提升;生产方面,淘汰落后产能,提升生产能效,应用绿色建材、旧材回收;设计方面,应有全流程节能设计,鼓励传统建筑再创新的设计,朝着超低能耗、近零能耗、甚至零能耗建筑的目标进行设计;施工方面,推广绿色施工、装配式工业化建造、智慧建造等技术;运营方面,提升运营团队的节约意识,建立节约的激励制度,加大存量建筑的节能改造力度。
    华润置地将在深圳市建筑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带领下,推进执行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绿色运营及绿色办公的理念,致力于创造生态宜居的建筑环境,实现环境质量和绿色生态的共赢。

  • 岳清瑞

    韧性城市与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市建科委副主任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首席科学家,北京科技大学城镇化与城市安全研究院院长。

    “双碳”目标宏大且影响深远,给城市建设领域带来了重大的机遇与挑战。着眼未来,深圳进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其城市建设应高度重视土木工程材料、防灾与韧性城市建设等领域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把降碳减排理念贯穿项目全寿命周期,促进深圳城市更加健康、安全、宜居。
    目前,我国土木工程材料领域已取得很大进步,但土木工程材料生产环节碳排放仍高达全部碳排放的25%以上,碳减排任务繁重、压力巨大。建议一要开发利用高性能、高效能、高耐久材料,做好材料节省、源头减碳;二要更多利用地缘性材料,做好就地取材、过程减碳;三要强化可重复与资源化再利用,做好重复利用、末端减碳。
    作为超大型城市,建议深圳统筹考虑城市建筑与基础设施“建造、运维、消纳”全寿命周期防灾和韧性提升,支持发展智能建造、智慧运维、绿色消纳等技术,积极推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与智能诊断,为“双碳”目标提供更多的“深圳方案”。

  • 苏权科

    韧性城市与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全国政协委员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分会副理事长,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建设智能维养与安全运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以人民为中心,国家建设和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主题。
    双碳目标也是促进建设领域转型升级的抓手和契机。港珠澳大桥在前期研发建立的交通基础设施节能减排指标体系与核算方法,对规划设计方案、工程材料、装备以及施工、运营过程中碳排放量进行全面控制,香港政府成立桥梁及结构物外貌审查委员会等做法,可以借鉴推广。新机建与传统基建融合,数字化城市、工业化建造、智能化运维技术的发展,必将带来建设领域新一轮产业革命。
    相信通过深圳建科委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一定会将深圳市建成人民生活更加便利、住行更加放心、发展更具活力的新型城市。

  • 杨文武

    韧性城市与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香港注册工程师,英国特许工程师;艾奕康(AECOM)有限公司交通基础设施副总裁。

    在现代化伟大进程中,我国正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阶段,城市化发展方式将转变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建立健全城市群一体化协同发展机制,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布局。粤港澳大湾区是城市集群发展重要发展战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引领第三次能源革命,双碳和双循环政策推动可持续经济发展,将成为带动中国区域发展的新模式和新动力。
    粤港澳高质量融合发展,推动建设工程技术和管理创新,是粤港澳工程界发展事业的崭新机遇,携手建设和打造大湾区成为国际标杆。
    新的历史阶段,大湾区城市建设和工程建造业,将从传统的技术分割走向技术融合,从典型的工程流程走向系统性整合,建立项目全寿命周期整合性大系统。信息化、大数据分析和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应用,将扩展工程管理思维的广度,促进智能建造和智慧管理城市大系统的发展。
    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运营模式,是未来的新常态。数字化和信息化将贯穿于规划、设计、建造、运营维护和除役回收的项目群全寿命周期,不断推动技术变革、技术创新和技术集成,实践低碳、节能、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协调、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目标。

  • 汪四新

    韧性城市与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专业总工,建设部绿色建筑结构专家,科技部城市安全与防灾减灾专家。

    向“双碳”目标迈进,是在新时代新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深圳是一个迅猛发展起来的南方超大城市,深圳市建科委城市安全与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原则,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为市政府统筹智慧化解决超大城市安全治理难题出谋划策。
      建议对城市既有设施特别是关键公共基础设施进行多因素耦合条件下的结构性能评估与退化趋势预测,加强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维护与监测,合理提升其安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避免大拆大建,要保留与改造相结合。

  • 张文华

    韧性城市与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广东省勘察设计大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深圳市建设综合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工程勘察与岩土专业副主任委员

    创新是深圳发展的主要引擎。坚持“双碳”背景下的“绿色引领”,抓住深圳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的历史机遇,依托科技创新手段,实现城市的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深圳经历了40年的“乘风破浪”, 从边陲小渔村蝶变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应该看到,由于早期的工程建设存在标准较低、城市规划滞后等问题,也逐步暴露出了一些城市安全短板,近年来,路面塌陷、城市内涝、边坡滑塌、管道老损、老旧房屋垮塌等事故仍时有发生。
    建议聚焦城市运营管理安全,降低城市运营风险,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的监测和风险预警;立足当下,兼顾长远,精心规划实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为未来城市发展留下空间,并控制地下开发引发的次生灾害;注重基础数据数字化应用,总结前期建设经验,统筹既有成果大数据,最大限度满足城市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需求,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服务。

  • 张道修

    韧性城市与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
    深圳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鉴定学会会长,深圳市房屋安全和工程质量检测鉴定中心技术负责人。

    据统计,建筑的碳排放占社会碳排放总量的30%以上,其中运行期间约占70%,建造占30%。深圳作为拥有58.8万栋房屋的特大城市,建筑行业在实现双碳目标中无疑应担任重要角色。从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视角看,可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城市系统性建设。优化城市布局,减少交通出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降低热岛效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设施整体效率。   
    二是强化建筑节能。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水平,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强建筑运行管理,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推动建筑用能电气化和低碳化。
    三是开展绿色建造。全面推进绿色建造降低建造能耗,减少建材浪费,提高绿色建材使用率,并在住宅建筑中大力提倡绿色装修和绿色物业管理。
    四是提高建筑质量。提高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加强物业管理,提高建筑物寿命,减少重复建设,减少建筑垃圾排放。

  • 俞露

    韧性城市与防灾减灾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提出的“30碳达峰/60碳中和”庄严承诺,向全世界展现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也传递了社会绿色转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福祉提升的决心和行动。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窗口和最佳实践,深圳在碳减排现状水平、产业基础、碳交易平台建设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应继续着力零碳能源供给、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降碳、低碳技术攻关、减污降碳协同、气候变化风险防范等重点工作开展持续的行动。
    当前我市城市安全新旧风险交织,洪涝、热岛、生物多样性等气候变化风险是城市安全风险防范的重要对象。在气候变化面临加剧、极端降水事件频发的趋势下,高密度城区的内涝风险日益复杂严峻,需要遵循因地制宜、建管结合的原则,在生态空间修复、竖向设计优化、海绵城市建设、基础设施能力提升、防洪排涝工程统筹、日常维护和应急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采取系统、精准、长效的举措,在城区、社区、建筑、绿地、设施等层面及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实现全面管控统筹,打造城市建设绿色、韧性、安全的全球范例。

  • 朱宝峰

    城市基础设施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国建筑学会“当代中国杰出工程师”。

    气候灾害有可能常态化,我们需要适应气候发展带来的变化,所以要考虑城市安全。第一,今年罗湖红岭附近就被淹,我认为导致以上问题的原因,就是原有河道没有复明渠,没有直接与深圳河连通所致,这样的水生态很不好。第二,建议在进行城市规划时,需要有诸如“易涝地区”、“高地地区”等概念,并设置相应提醒,即政府办公场所、地铁出口、学校、医院、重要建筑等需要什么防洪标准,比如是50年一遇标准,还是100年一遇标准。第三,我市亟需建设智慧城市,提升基础设施管理运维与城市管理水平。

  • 庄荣

    城市基础设施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风景园林设计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总景观规划师。

    此前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风景园林专业基本是配角。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在新基建方面,有新的积极意义,关注绿色化的趋势,关注“天、地、水、生、人”五大要素。
    第一要素“天”,风景园林最近的国际学术会议议题中一半都是和气候变化有关,以及城市的韧性、基础设施对气候变化的应对等议题。建议市建科委可以做相关课题研究,或者邀请国际上相关专家分享交流。
    第二要素“地”,深圳市承诺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减碳的其中一个手段那就是多种树,而且最好多种阔叶的常绿大乔木,这类植物吸碳减碳功能是最好的。
     第三要素“水”,茅洲河碧道的前身是茅洲河景观带,大沙河碧道前身是大沙河生态长廊,湿地体系以及各类滨水景观,都是我们的工作对象,需要与涉水专业一起,构筑城市绿色基础设施。
    第四要素“生物的多样性”,深圳湾的人造沙滩项目受到了各方的质疑。因为深圳湾本身是泥质滩,是一个河海交汇的地方,加上未来的气候变化,填沙会带来很大的浪费,人的活动是否会影响目标保护物种,这也是很多市民关注的。到了这个时代,我们需要考虑还自然空间给自然界其他生物。
    第五要素“人”,即风景园林专业资深专家。
    风景园林专业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大有作为,我简单提出以下三个层面的意见和建议:第一,建议启动绿色基础设施的应用及研究。第二,市建科委从事市政、交通、环卫等专业的专家,可以合作开展灰色市政基础设施的绿色化项目。比如宝安郁南环境园,是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用地,通过环境美化环境的同时规划不同的教育路径和导览体系,成为环境教育的场所。还比如布吉污水厂上盖公园、福田污水厂上盖公园,都是把原先的附属绿地转化成了公共绿地,形成了公共活动场所。第三,建议就线性空间的景观营造,加强跟市政专业尤其是道桥专业的合作。最典型的就是深圳福田区做了一个公园连廊的研究,由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与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合作设计从莲花山到笔架山的廊桥,把一个原先的常规的功能性过街桥梁景观化了。在宝安启动了一个双层连廊项目,从欢乐港湾到宝安体育中心,将多个设施、地下空间和过街天桥联系起来,这也是深圳的未来的一种趋势。


  • 刘建

    城市基础设施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教授;
    深圳大学建设工程生态技术研究所所长。

    在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以人为本的精细化设计很重要。今年河南水灾城市被淹,相比之下,广东有一点做得比较好,就是在下穿路多画了涉水线。先进的东西是可以通用的,简单的划线,可以挽救很多人的生命。在基础设施设计时,应尽量减少下挖式设计。如果实在要下挖,建议提高防洪标准。此外,设计地铁和道路时,为了避免下雨被淹,建议提升进站口的高程,并设计应急自动门,遇到雨天紧急闭门。建议相关政府部门组织一些这方面的课题研究。

  • 张学兵

    城市基础设施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四川省工程设计大师,深圳市首届工程勘察设计功勋大师;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结合当前相关政策规定,有两点建议:一是与新型城市设施建设相关的招投标项目要符合“双碳”标准,要节水节地节材,要实现智慧化、资源化。第二,做项目不仅要满足特定功能,还要有绿化主题,把全部景观做出来。

  • 郑志刚


    城市基础设施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高级工程师;
    深圳市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当前部分城市交通基础养护模式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被动式管理,自动化程度不高。国际上目前推行基于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智慧化管养,在城市道路、桥梁、隧道管养过程中,集成设施、人员、装备、数据、模型,实现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养护全过程、全要素、科学化、智能化的主动式预防性管理。因此,建议深圳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推行智慧养护,在设计-施工-运营各阶段建立健全基于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相关技术标准体系。

  • 袁兴无


    城市基础设施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四川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总工程师。

    我们的基础设施,随着经济发展在不断的改造。景观提升和投资密切相关。英国千禧天桥,连接现代的博物馆和几百年的教堂,是时空相连,重在感官和舒适,当时天桥成本约合人民币一亿。2003年考察澳洲,看黄金海岸的基础设施非常先进,反观深圳的大梅沙、小梅沙,当时基本就没有这些设施,所以说我们的基础设施有待改进。我很提倡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实际上,我们报奖时所提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都停留在构思阶段,或者并不先进与超前,我们需要去推进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与成果转化。很多时候我们想做好,但需要在设计效果和投资经费间找到平衡点。希望我们的城市越来越好,希望我们的环境越来越好。

  • 王家远

    工程建设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教授;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教授、中澳BIM与智慧建造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全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建筑业为各行各业的生产和服务提供了基本条件,在国民经济生活中扮演了基础性的角色。建筑业要把握和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扎实推进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工程管理专业委员会要发挥自身的综合专业优势,以问题为导向,深入调查研究,为我市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在建筑业碳达峰行动中的发挥政府智库、政企桥梁的建设性作用。

  • 姚卫城

    工程建设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高级工程师;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施工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深圳瑞捷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公共事业总经理。

    碳中和已经在全球范围掀起一场涉及人类共同命运的大规模运动,而当前中国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建筑领域。建筑业肩负着应对重大挑战、引领时代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历史使命。建筑企业作为实现建筑行业双碳目标的重要实体,要以创新思维和实际行动,扎实推进碳达峰行动,加快实现建造方式绿色变革;积极采用绿色建材、绿色工艺、构建以“减碳增绿”为目标的工程管理新路径,提升建设过程能效水平。

  • 李荣生

    工程建设管理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高级工程师;
    深圳市前海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在国家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建筑业作为重要且规模巨大的生产活动之一,我们在建设时期越来越重视绿色建筑、装配式技术、海绵城市、建筑生产资料的循环利用、以及建筑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利用等方面。但我们还应从建筑业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更加重视“建设后时期”。事实上建设后时期的影响,远远大于建设时期的影响。我们应当更加重视从建设后时期的角度、意识、思维方式,包括功能匹配、维护运营、效益发挥、改造扩建以及适度前瞻,去评估、策划建设时期的相关工作的开展。此外,在建设时期我们还应打破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壁垒,从片区统筹开发的角度,将单一变成整体,将地块变成片区,将个体变成团队,从而形成各个实施主体的共享、共赢。

  • 杨卫东

    工程建设管理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双碳”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综合国际局势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内促进高质量发展、对外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建筑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是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项目规划、投资决策、工程设计、施工建造、运营维护全生命周期推动建筑业全产业链绿色低碳的实现。工程管理专业委员会应抓住实现“双碳”目标这一契机,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发挥智库服务和创新引领作用,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促进绿色低碳科技成果的转化,推进城市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居环境的改善,共建美好家园。

  • 沈歧平

    工程建设管理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教授;
    香港理工大学建设及环境学院讲座教授

    深圳与香港只有一河之隔,两地有很多先进的工程管理经验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开展建设领域深港合作的机制体制创新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工程管理课题。2020年10月1日在前海实施的香港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的两个执业备案管理办法已经为两地的深入交流与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希望类似的政策可以推广到整个深圳乃至大湾区,并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的相关研究,推动两地建设项目工程管理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为两座城市的经济发展及繁荣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 张立杰

    工程建设管理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
    深圳市斯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新型建筑工业化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以工程全寿命期系统化集成设计、精益化生产施工为主要手段,整合工程全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实现工程建设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的建筑工业化,其本质是建筑业的“两化融合”。充分利用深圳市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的优势,整合大湾区资源,快速推进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明显提高建造水平和建筑品质。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以新型建筑工业化带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建造”品牌。

  • 张华其

    工程建设管理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中建三局南方分局常务副局长。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其产业链长、涉及领域广、能源消耗大,面对“双碳”目标,建筑领域的碳达峰已成为实现整体碳达峰的关键一环。建筑业要紧跟国家战略导向,加快新型建造方式应用升级,助力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工程管理专业委员会要从专业角度指导建筑企业实现绿色发展,大力推广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和建筑节能技术应用和创新,为我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专业智慧和力量,全力服务绿色低碳的“双区”建设。

  • 张毅

    工程建设管理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高级工程师;
    中国建筑工程(香港)有限公司。

    建筑行业是终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重要领域,建筑全生命周期减碳已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一环,智慧、零碳、工业化、可持续发展等将成为建筑业的发展方向,这也必然带来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工程管理专委会要有时代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为我市建言献策,为我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 陈曼文

    工程建设管理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高级经济师;
    深圳市航建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建筑节能是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重要途径,节能低碳建筑,不仅要体现在节能建造上,更要体现在低碳运营上。工程造价管理贯穿工程项目“投建营”全过程,是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造价师应树立低碳环保与绿色节能理念,发挥专业优势,通过构建科学成本结构,确定合理投资目标,协助设计师优化设计,协同工程师规范管理,从而有效降低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推进节能低碳建筑发展,助力国家加快实现双碳目标。

  • 周长标

    工程建设管理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高级工程师;
    深圳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总工室副主任。

    建筑物是国民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同样,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是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的重要阵地之一。积极推动传统建造方式的变革,大力推广以装配式为代表的先进的建造模式,努力探索更加科学低耗的新的建造技术,深圳建科委工程管理专业委员会责无旁贷。工程管理委员会专家拥有深厚的技术实力及学科跨界的综合优势,有能力、有意愿,也有办法为祖国的双碳战略在深圳特区的深入实施建言献策,添砖加瓦!

  • 赵正明

    工程建设管理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高级工程师;
    深圳市建筑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新型建筑工业化带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发布实施《深圳市推动建筑产业标准化五年计划》,到2025年,建筑产业规模与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建筑工业化、智能建造与绿色建造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全面建立,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实现建筑信息模型(BIM)、5G、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AI等数字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型建筑工业化龙头骨干企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集群,加快进位赶超,打造“深圳建造”全国先行标杆。

  • 胡建文

    工程建设管理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高级经济师;
    深圳市城市建设类行业联合党委第一书记,深圳市住房研究会会长。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人类未来,对深圳城市建设和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圳工程建设行业要在城市建设低碳转型、实施碳达峰行动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以更大力度推进建筑工业化、绿色化、标准化、智能化、精细化和国际化,实施绿色建造行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推进建筑废弃物减排和综合利用,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推动工程建设的绿色革命。市建科委工程管理专业委员会应运而生,一定可以在实施碳达峰行动中有所作为。

  • 梁震

    工程建设管理专业委员会推荐专家

    高级工程师;
    深圳市新产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工程管理是利用工具,通过分工和分配,组织团队实现建设目标的一门科学。
    "碳时代"的到来,必将使工程管理学科赋予新的愿景和使命,更加生机蓬勃,流光溢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