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惟敏院士在建筑学院2024届毕业典礼上对毕业生赠言
来源:中国建筑学会 发布时间:2024-07-14
6月30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庄惟敏院士在建筑学院2024届毕业典礼上对毕业生们道毕业赠言。
△ 庄惟敏院士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祝贺同学们顺利的毕业!
随着我们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已经度过了最热的那个时段,一切都放慢了脚步。而同时,学科间深度交叉,相互链接,前沿技术集中涌现。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科学技术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同时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使得科技创新成为了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到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同时提出建成科技强国的目标。距今天还有11年时间。而科技强国意味着什么呢?我刚刚参加了全国科技与两院院士大会。习总书记在大会上颁发了科技奖,清华至今已有三位获得过最高科技奖,他们是吴良镛、王大中、薛其坤院士。在会上总书记谈到,我们要实现世界一流的科技强国要有5个关键点,一是要拥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原创的能力;二是要拥有强大的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能力;三是要拥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和引领力,成为国际科技中心;四是要拥有强大的科技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不断壮大国际顶尖科技人才队伍;五是要有强大的科技治理体系。
无疑,中国较之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已经是当今世界上最活跃的科技高地和建设战场,为我们提供了最值得施展才能的平台,最值得我们诸位的投入与参与。今天的建筑学无论我们承认不承认,都已经被当代科技所裹挟,发生了巨变,将在以下几点出现突破:1)形与形状的研究;2)物与材质的研究;3)现象与状态的研究;4)功能与场所的研究;5)环境与自然的研究;6)概念 思潮 意识的产物研究。我高兴的看到,有不少同学们在尚未毕业前,在就读期间已经完成了你们的处女作,发表了你们第1篇的SCI文章。
有人说这些年建筑不景气是件好事儿。因为它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建筑学所面临着全新的一种转型,让我们思考建筑学这样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学科它应该的走向。同时它也过滤出了真正对建筑学有深刻理解,感兴趣热爱建筑学而不是仅仅为了某些功利而学习建筑学的学子们。我完全同意这种观点。你们赶上了一个建筑学大发展大变化的时期,也赶上了一个逼着你,必须独立思考自己未来的时期。无论你们毕业以后是不是还从事你的专业,我相信这4年5年亦或7年,甚至9年,清华和建筑学院给你带来的经历将会成为你永远的人生财富。
在这里,我有几点体会和大家分享:
第一,家国情怀,科技兴国。面对中华民族的迅速崛起,国际风云变幻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同学们一定要认清形势。虽然现在不是当年那个民族危亡投笔从戎上战场的时刻,但我们面对美西方的打压,高科技的封闭,大学企业被列入实体名单,我们今天面临的大局势一点不亚于当年,可以说民族复兴又一次到达了一个危急的关头。同学们,你们正好赶上了这个时代啊。与70多年前新中国成立之初有所不同,我们今天要使中华民族在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为人类文明发展做贡献,科学技术就是关键之所在。
清华大学不仅是大家口碑中的国内一流大学,更重要的,他是国家出大钱支撑建设的大学,诸位是国家供养的天之骄子。请看看我们的清华的学长们,我们的老学长,新中国的两弹一星之父邓稼先学长,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5年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1948年10月赴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学习深造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 年回国。一个月以后的今天,就是邓稼先去世38周年,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于京逝世,年仅62岁。他去世的时候就是我这个年纪啊。就在他去世前夕1986年5月杨振宁在专程看望邓稼先时他问:您研究原子弹成功之后得到了多少奖金?邓稼先回答原子弹十元、氢弹十元,听到这个答案杨振宁已是泪流满面。这就是家国情怀。今天民族之伟大,国家之强盛,就是因为有他们这些人啊,这才是在世界上硬的起来叫的响的清华的名声,这才是真正让我们感到骄傲的。QS 排名重要吗?前10的清华建筑学科,足以支撑你豪迈的迈向社会第一步。但大家更应该记住这些实实在在为人类为民族作出贡献的我们的学长,我们的前辈们。所以大家要珍惜作为清华的一员,作为清华的学子,珍惜清华这样一个称号,无论你们走到哪里都要成为无愧于祖国和民族的人。这是我们的基本底线。
第二,你该知道毕业于清华建筑的使命。无论你在清华园里学了4年5年7年亦或9年,无论你是学士硕士还是博士毕业,请你记住,这里出去的学生们,你们都被这样一个光环所照着,清华建筑学院是梁思成先生1946年创办的,而早在1932年,梁思成又在《祝东北大学建筑系第一班毕业生》这封信中再次告诫学生们:“在今日的中国,社会上一般的人对于‘建筑’是什么,大半没有什么了解,……所以你们‘始业’之后,除去你们创造方面,……在对于社会上所负的责任,头一样便是使他们知道什么是‘建筑’,什么是‘建筑师’。不是以为建筑是‘砖头瓦块’(土木),就以为是‘雕梁画栋’(纯美术),而不知建筑之真义,乃在求其合用、坚固、美。……希望你们永远记着,认清你的建筑是什么,并且对于社会,负有指导的责任,使他们对于建筑也有清晰的认识。”清华建筑学院毕业的你们,应该具有科学的头脑,艺术的修养,和人文的素养,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家国情怀。
第三,你该具有作为清华人的品质。关肇邺先生曾经说过:“品格重于风格”。品格在历史中淬炼,也在时代发展中升华。同学们走出了清华大学的校门步入社会,没有了老师和学长的呵护,要学着让自己能够抵抗和支撑起岁月的无情和鞭挞。你们是幸运的,你们碰到再多困难也比邓稼先等前辈们要容易得多。你们有什么理由不能扛过去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清华永远的校训,文化自信的精神品格。不要被世人指责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所以最后一句话,无论你们是留在这个校园里,还是走出这个校门,走向社会,抑或走向世界,天涯海角,请再焕发出你们当年高考时冲击清华大门时的奋斗激情,加上清华人特有的家国情怀、精神品格和为民族兴亡献身的精神,以自己的言行和作为,去为清华我们的母校争光吧。
祝同学们前程似锦!